找回密码
 注册

腹腔镜间断缝合立体定点训练

作者:大江 | 时间:昨天 11:41 | 阅读:7|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非常核心且高级的腹腔镜外科训练项目。腹腔镜间断缝合与立体定点打结 是衡量一个腹腔镜外科医生技术水平的关键技能。它结合了双手协调、深度感知、空间想象和精细操作。

下面为您详细拆解这个训练,从准备到进阶的全过程。

一、 训练核心目标

1.  空间感与深度感知: 在二维屏幕上判断三维空间中针和组织的相对位置。
2.  双手协调操作: 非优势手(左手)持针钳与优势手(右手)持针钳或持钳完美配合。
3.  精准的针尖操控: 控制针以正确的角度、弧度和力度穿过“组织”。
4.  稳定的立体定点: 在狭窄空间内,将两片需要缝合的组织在预想的位置上准确对合。
5.  高效的腔内打结: 完成缝合后,进行可靠的外科结打结,并保证组织对合良好。

二、 所需器材

1.  基础设备:
       腹腔镜模拟训练箱(或自制纸箱)
       摄像系统(摄像头、光源、显示器)
       腹腔镜器械:两把持针钳(最好是带锁的)、一把组织钳、一把剪刀。
2.  缝合材料:
       缝合针线:建议从3-0或4-0的丝线开始(摩擦力大,易于固定),熟练后改用薇乔线等。
       训练平台(模拟组织):
           初级: 硅胶垫、乳胶手套、泡沫棉。可以在上面画上两个点作为“定点”目标。
           中级: 猪皮、鸡胸肉、离体的猪肠管。这些材料更接近真实组织的质感和阻力。
           高级: 专门的手术训练模型(如带模拟血管的组织模块)。

三、 训练步骤详解

我们将整个过程分解为六个阶段,建议按顺序逐一攻克。

阶段一:器械熟悉与基础操控(无针)

   目标: 在镜下熟练使用两把器械,进行抓取、传递、配合等动作。
   方法:
    1.  在训练箱中放入一些小物件(如绿豆、橡胶圈)。
    2.  用一把钳子夹起,传递给另一把钳子。
    3.  练习在特定点位放置和抓取物品。

阶段二:持针与穿针

   目标: 以正确的方式持针,并精准地将针穿过模拟组织上的预定标记点。
   正确持针方法:
       用持针钳夹在针的中后1/3处(针尖朝向操作者的左手边是常见习惯)。
       夹持力量要适中,既要防止针旋转,又不能夹断缝线。
   训练方法:
    1.  在硅胶垫上画两个相距约1厘米的点(A点和B点)。
    2.  练习从A点垂直进针,从B点出针,确保针尖从B点正中心穿出。
    3.  关键点: 利用手腕的旋转(“旋腕”)来驱动针的弧形轨迹,而不是直直地“推”过去。

阶段三:立体定点与组织对合

   目标: 将两片独立的“组织”在三维空间中固定在预定位置并进行缝合。
   训练方法:
    1.  准备两片硅胶或两块鸡皮。
    2.  在每片上都做好对应的标记点(例如,左片A点对应右片A‘点)。
    3.  用一把组织钳(非优势手)夹住一片组织,并将其固定在理想位置。
    4.  用持针钳(优势手)进行缝合,确保针同时穿过两片组织的对应标记点。
    5.  关键点: 这是“立体定点”的精髓。你的大脑需要同时处理两个独立物体的空间位置,并通过器械使其对合。非优势手的作用至关重要,它负责暴露、固定和提供反作用力。

阶段四:腔内打结(核心)

间断缝合的灵魂在于打结。这里介绍最经典的器械打结法。

1.  绕线:
       针穿过组织后,用右手持针钳夹住短尾线(线尾)。
       左手持针钳(绕线钳)的尖端朝向线轴端(长线),做一个“C”形或“8”字形的绕线动作,将长线绕在钳子上。通常绕两圈用于方结的第一扣。
2.  抓取与拉紧:
       绕好线后,左手钳去夹住短尾线。
       双手向相反方向水平拉紧,完成第一个结(外科结的基底)。
3.  第二结:
       同样方式,但左手钳只绕一圈。
       夹住短尾线,向相反方向拉紧。注意第二个结的拉紧方向要与第一个结垂直。
4.  收尾:
       通常再打一个反结(第三结)以加固。
       用剪刀在距离线结约2-3毫米处剪断缝线。

常见错误:
   “滑结”: 绕线方向错误或拉紧时两手用力不均。
   线结过松: 组织对合不严。
   拉断缝线: 用力过猛。

阶段五:完整流程整合

   目标: 将持针、穿针、拉线、剪线、打结等一系列动作流畅地串联起来。
   方法:
    1.  设定一个目标:例如,在2分钟内完成一针间断缝合并打三个结。
    2.  反复练习,记录时间,并检查缝合的间距、边距和打结质量。

阶段六:进阶与模拟真实场景

   改变角度: 调整训练箱内摄像头和器械的入口位置,模拟在不同象限操作(如从右上腹操作左下腹的目标)。
   增加难度: 在深井状模型内缝合,模拟盆腔手术。
   使用连续组织: 在一条较长的猪肠管裂口上,进行多针间断缝合,练习针距和边距的均匀性。

四、 训练计划与评估

   频率: 建议每周至少训练3-5次,每次30-60分钟。肌肉记忆的形成需要持续刺激。
   评估标准:
       时间: 完成一针缝合的总时间。
       质量:
           对合是否整齐?
           线结是否牢固、为方结?
           针距、边距是否均匀?
           组织有无撕裂?
           操作过程是否流畅、无多余动作?

总结

腹腔镜间断缝合立体定点训练是一个从 “认知-适应-整合-熟练” 的渐进过程。不要急于求成,必须把每一步的基本功练扎实。开始时可能会非常挫败,感觉手不是自己的,这是完全正常的。坚持反复练习,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一切变得自然而然,这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

记住这句格言:“慢就是顺,顺就是快。” 祝您训练顺利,技术精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Copyright © 2011-2025 东莞市珍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Powered by zhentu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