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腹腔镜袖口断端缝合训练方案

作者:大江 | 时间:昨天 10:47 | 阅读:7| 显示全部楼层

腹腔镜袖口状(或称“袖状”)断端缝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高级腹腔镜技能,尤其在普外科(如胃切除术、肠切除术)和减重代谢外科(袖状胃切除术)中至关重要。它主要用于闭合器官(如胃、肠)被切断后的残端。

下面为您整理一套系统性的腹腔镜袖口断端缝合训练方案,从基础到进阶,适合在模拟训练箱中进行。

训练核心目标

1.  掌握(三角分布原则): 协调左右手器械和镜头的配合,避免器械“打架”。
2.  培养深度感知: 在2D屏幕上判断针和组织的空间关系。
3.  熟练腔内缝合与打结: 掌握持针、运针、绕线和推结的技巧。
4.  实现均匀、水密、可靠的缝合: 确保残端闭合牢固,无渗漏。

第一阶段:基础准备与器材熟悉

所需器材:

1.  腹腔镜模拟训练箱
2.  腹腔镜抓钳、持针器
3.  缝合材料:
       训练初期可使用较粗的丝线(如1-0丝线)和大圆针,便于观察。
       熟练后改用更接近真实的倒刺线或普通可吸收缝线(如2-0, 3-0 V-Loc或PDS线)。
4.  模拟组织:
       初级: 硅胶垫、海绵、泡沫管。
       中级: 猪胃、猪肠管(最接近真实组织感觉)。
       高级: 带有一定张力和弹性的合成组织模型。

基础技能分解训练:

1.  持针与调针:
       目标: 能稳定地用持针器夹住缝针的后1/3处(针尖与尾线比例约2:1),并能在视野中灵活调整针的方向,使其垂直于预想的缝合路径。
       练习: 在硅胶垫上画线,反复练习夹针、调整角度,使针弧与画线垂直。

2.  腔内打结:
       目标: 熟练掌握体外打结(Roeder结、渔夫结)推结器打结 和 腔内器械打结(包括传统外科结和基于倒刺线的“无结”技术)。
       练习: 在训练箱中固定两个环,反复进行间断缝合和连续缝合的起始结与终结。

第二阶段:袖口断端缝合专项训练

我们以袖状胃切除术的胃大弯残端闭合为典型模型进行练习。

模型制作:

1.  取一段猪胃或猪肠管,纵向剖开,平铺或固定在训练箱内的支架上,模拟展开的胃壁。
2.  在组织中央用记号笔画一条弯曲的“S”形或直线,模拟需要缝合的断端。

缝合步骤详解:

原则: 由下至上,由后至前,连续缝合。

1.  起始点(断端最低点/后角):
       将针垂直于断端边缘约0.5-1cm处进针,穿过全层组织。
       在对应点出针,完成第一针。
       关键: 确保起始点牢固。如果是倒刺线,拉紧线体直到倒刺锁定。如果是普通线,在腔外打一个Roeder结或用器械打一个牢固的外科结。

2.  连续缝合:
       针距与边距: 保持针距均匀(约0.5-1cm),边距均匀(约0.5-1cm)。这是保证缝合强度和防止渗漏的关键。
       运针技巧:
           手腕旋转: 利用持针器的手腕旋转功能,使针以弧形轨迹穿过组织,减少组织撕裂。
           双手配合: 左手抓钳负责暴露和稳定组织,协助右手持针器将针拔出。这个“迎接”动作至关重要。
       拉紧缝线:
           普通缝线: 每缝2-3针,需用左手器械或另一把持针器向与缝合相反的方向拉紧缝线,确保组织对合紧密。
           倒刺线: 只需保持适当的张力,倒刺会自动维持对合,无需频繁拉紧,效率更高。但仍需注意张力均匀,避免过紧导致组织缺血或过松导致对合不良。

3.  终点(断端最高点/前角)与终结:
       缝合至断端另一端时,最后一步要确保组织完全对合。
       倒刺线终结: 在终点前方约1-2cm处的正常组织上缝一针,形成一个“锚定点”,然后剪线。或者使用特定的腹腔镜打结器做一个安全结。
       普通缝线终结: 与起始端保留的尾线进行器械打结,或与最后一针的线圈打结。

第三阶段:进阶挑战与评估

1.  增加难度:
       改变组织特性: 使用更薄、更易撕裂的猪肠管。
       增加角度: 模拟食管空肠吻合的困难角度。
       在张力下缝合: 固定组织时制造一些张力。
       模拟出血: 在组织边缘放置一些红色液体(如稀释的红墨水),训练在“出血”视野下缝合。

2.  自我评估标准:
       时间: 完成一段规定长度缝合的总时间。
       质量:
           均匀性: 针距和边距是否一致。
           水密性: 缝合完成后,从模型一端注入带颜色的水,观察缝合处是否有渗漏。
           牢固性: 轻轻牵拉缝合线,检查是否会崩开。
           组织损伤: 检查缝合路径周围是否有不必要的组织撕裂。

训练计划建议

   每日练习: 即使只有30分钟,持续的肌肉记忆训练也比偶尔的长时间训练更有效。
   分步循环:
       周一:专注持针调针与腔内打结。
       周二:在直线模型上练习连续缝合。
       周三:在弯曲模型上练习。
       周四:使用真实组织(猪胃)练习。
       周五:计时和压力测试。
   录像复盘: 用手机录制自己的操作过程,从第三视角观察可以发现很多操作中的坏习惯(如器械打架、不必要的动作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模拟训练是为了建立牢固的肌肉记忆和手感。在熟练掌握模拟训练后,一定要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逐步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这项技术。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祝您训练顺利,技术日益精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Copyright © 2011-2025 东莞市珍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Powered by zhentu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