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虚弱。 
 
患者数据 
年龄:40岁 
性别:男 
 
CT 
神经鞘瘤 - 枕骨大孔 
 
 
Axial non-contrast 
与大脑相比略低密度的圆形病变使颈髓交界处向左移位。 
 
MRI 
神经鞘瘤 - 枕骨大孔 
 
 
Sagittal T1 
 
神经鞘瘤 - 枕骨大孔 
 
 
Sagittal T1 C+ 
 
神经鞘瘤 - 枕骨大孔 
 
 
Axial T1 
 
神经鞘瘤 - 枕骨大孔 
 
 
Axial T1 C+ fat sat 
 
神经鞘瘤 - 枕骨大孔 
 
 
Axial T2 
 
神经鞘瘤 - 枕骨大孔 
 
 
Axial FLAIR 
 
神经鞘瘤 - 枕骨大孔 
 
 
Axial SWI 
 
神经鞘瘤 - 枕骨大孔 
 
 
Axial SWI phase 
 
神经鞘瘤 - 枕骨大孔 
 
 
Axial DWI 
 
神经鞘瘤 - 枕骨大孔 
 
 
Axial ADC 
 
神经鞘瘤 - 枕骨大孔 
 
 
 
神经鞘瘤 - 枕骨大孔 
 
 
Coronal CISS 
 
神经鞘瘤 - 枕骨大孔 
 
 
Sagittal CISS 
 
神经鞘瘤 - 枕骨大孔 
 
 
Sagittal T1 C+ fat sat 
 
神经鞘瘤 - 枕骨大孔 
 
 
Coronal T1 C+ fat sat 
 
神经鞘瘤 - 枕骨大孔 
 
 
Coronal T1 
 
神经鞘瘤 - 枕骨大孔 
 
 
Coronal T1 C+ 
 
在左侧椎动脉刺穿硬脑膜的位置,从 C0/C1 的外侧产生的枕骨大孔水平的一个相当大的近球形轴外肿瘤向右侧后外侧压迫髓质,没有脊髓信号异常。在椎动脉与较大硬膜内成分的连续性下方可以看到一个 7 毫米的硬膜外成分。肿块具有高 T2 信号,具有不均匀的信号丢失区域,强烈增强,并且界限清楚。左侧椎动脉在肿块和左侧枕骨髁之间受压,但内部仍有血流信号。大脑的其余部分并不显着。无脑积水。无其他病变。 
 
结论:哑铃状肿块(大的硬膜内,小的硬膜外成分)最有可能代表左侧 C1 神经根的神经鞘瘤,而不是作为替代诊断的脑膜瘤。 
 
案例讨论 
患者继续进行切除术。 
 
组织学 
 
肿瘤具有梭形细胞,细胞核呈波浪状,嗜酸性细胞质逐渐变细。未见明显的核多形性或恶性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 S100 染色呈强阳性,FSTR2 染色呈阴性。 
 
诊断:神经鞘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