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分分合合的关系:为什么会发生?

作者:大江 | 时间:2019-7-25 00:01:04 | 阅读:275|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揭示了周期性关系的吸引力,以及谁处于危险之中。

浪漫的分手通常充满了悲伤,痛苦和自我消极(Boelen&Reijntjes,2009)。然而对于一些夫妻来说,分手是他们关系模式的一部分。他们聚在一起,时间过去了,事情没有用,他们分手了...然后他们再试一次。也许这次会有所不同 - 也许就是这样! - 但通常情况并非如此。一次又一次地,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地。与分手和回归历史的关系是科学家们称之为周期性关系的关系。

合 - 分,分 - 合和重复
周期性关系相当频繁。最近对279对同性伴侣和266对不同性伴侣进行的调查得出的数据表明,大约三分之一的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和异性恋关系在某些时候已经破裂并重建了他们的关系(Monk,Ogolsky,&Oswald, 2018)。

这令人费解。为什么当人们似乎没有工作时,人们会反复回归同样的关系?对这段关系来说,它是否具有吸引力这是关于某些人的事吗?或者它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比如可能会鼓励人们聚在一起并阻止他们轻易离开的结构性力量?

什么是吸引力?
越来越多的研究试图弄清楚为什么人们在分手后重建他们的关系。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

这不是因为他们的关系质量。与非周期性关系相比,与分手历史的关系质量不高(Dailey&Powell,2017)。这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假设:也许在一些关系中经历的爱情,情感联系和总体满足感迫使人们不断回头。似乎并非如此;事实上,一致的证据表明,与自行车历史的关系质量低于非周期性关系(Dailey&Powell,2017)。
徘徊的感情重新开始了关系。即使约会时的亲密,激情和爱情不像非周期性关系那样强烈(Dailey&Powell,2017),当一对夫妇分手时会发生什么,这可能是他们在一起的原因。分手后,爱情、怀旧和对前伴侣的关注可以继续。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些挥之不去的感觉足以尝试和更新这种关系(Dailey,Jin,Pfiester,&Beck,2011)
周期性关系并不是更充实。人们不处于周期性关系中,因为他们比没有骑自行车历史的人更能满足心理和关系需求(Dailey&Powell,2017)。恰恰相反:有证据表明,与没有分手历史的人群相比,周期性关系在满足人们的亲密,情感,性和友谊需求方面效果较差。
依恋焦虑不是一个风险因素。一项关于大约200人关系(其中一半人处于周期性关系)的研究表明,没有证据表明人们或多或少地处于一种一次又一次的关系中,这与他们的依恋风格有关(Dailey等人) 。,2019年)。需要对这些假设进行更多测试,但这一初步发现表明除了依恋风格之外还有其他特征可以解释参与周期性关系的问题。
寂寞是一种动力。离开一段关系通常意味着进入一个没有准备好陪伴的阶段。对于一些人来说,不单独的愿望是回归前伴侣的动机(Dailey等,2011)。
人们如何看待性行为可能是故事的一部分。一些证据表明,与非周期性关系中的人相比,周期性关系中的人对他们关系的激情和性成分的价值更高(Dailey&Powell,2017)。对于周期性与非周期性关系中人们的关系满意度,激情的评估以及关系如何满足身体需求似乎也是更强的预测因素(Dailey&Powell,2017)。奇怪的是?这些发现被观察到,即使周期性关系在满足性和身体需求方面往往比非周期性关系更差。
相信“灵魂伴侣”不是一个因素。有些人将关系视为寻找“一个”(即,他们持有命运信念),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关系是与工作一起发展的(即成长信念)。与预期相反,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参与周期性与不存在分裂历史的人之间的命运或增长信念没有差异(Dailey等,2019)。换句话说,你如何看待爱情 - 作为命运或工作 - 似乎并不能预测参与周期性关系。

总而言之,尽管我们知道关于一次又一次关系和没有分手历史的关系之间的质量差异,我们仍然对人们参与周期性关系的原因知之甚少。由于没有观察到依恋取向和命运以及增长信念的差异,原因似乎并不依赖于关系预期中的个体差异(Dailey等,2019),但值得关注分手后发生的事情。如果报告了挥之不去的感觉和对陪伴的需求,为什么人们更新的原因,也许有些人会遇到与其他人不同的分手。管理拒绝或导航孤独的个体差异是否有助于解释一次又一次的关系?对于某些人而言,与不得不独处,甚至一段时间相比,是否能够更好或更容易地留在不那么伟大的关系中?

同样令人感兴趣并且需要经验关注的是,一次又一次/不再一次关系的更广泛的背景与那些分手和结束的关系(以及那些没有分手历史的关系)。可能是朋友、家人、还是仅仅是邻近的力量(例如,你可能经常在工作中看到对方;你住在同一个社区)让一些夫妻“续约”,而其他人则更容易说再见?

参考:

Boelen, P. A., & Reijntjes, A. (2009). Negative cognitions in emotional problems following romantic relationship break‐ups. Stress and Health: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Stress, 25, 11-19.

Dailey, R. M., Jin, B., Pfiester, A., & Beck, G. (2011). On-again/off-again dating relationships: What keeps partners coming back?.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51, 417-440.

Dailey, R. M., & Powell, A. (2017). Love, sex, and satisfaction in on-again/off-again relationships: Exploring what might make these relationships alluring. Journal of Relationships Research, 8.

Dailey, R. M., Zhong, L., Pett, R., Scott, D., & Krawietz, C. (2019). Investigating relationship dispositions as explanations for on-again/off-again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Advanced online publication.

Monk, J. K., Ogolsky, B. G., & Oswald, R. F. (2018). Coming out and getting back in: Relationship cycling and distress in same‐and different‐sex relationships. Family Relations, 67, 523-53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Copyright © 2011-2024 东莞市珍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Powered by zhentu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