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

作者:大江 | 时间:2014-10-6 10:27:57 | 阅读:616| 显示全部楼层

        【摘要】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隐患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笔者所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以往护理工作经验,分析出供应中心工作当中的安全隐患,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予以实施,将实施前两年与实施后两年消毒中心的18项质量指标合格率及临床科室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后消毒中心质量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临床科室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安全隐患护理可有效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明显提高消毒中心质量合格率。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安全隐患; 分析;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2-0099-02
  消毒供应中心是一个面向全院供应各类无菌敷料、器械以及其他医用无菌物品的关键科室[1]。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全院各临床科室的污染物回收,清洁灭菌以及再次发放等工作,是全院无菌物的供应站同时也是全院污染物的集中站[2]。因此消除消毒供应室的安全隐患是提升全院安全质量标准的重要环节。笔者所在医院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特点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经实践验证具有良好的管理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实施安全隐患护理前后两年的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实施前供应室从业人员共计7名,其中男3名,女4名;年龄21~48岁,平均(46.78±5.62)岁;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士3名,助理护士1名,技术工人2名;大学本科2名,大专2名,中专1名,高中2名;两年中接诊及住院共3264人次。实施后供应室从业人员无变化;两年中接诊及住院共3529人次。
  1.2 方法
  1.2.1 护理措施 根据以往工作经验总结出导致安全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设备仪器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消毒灭菌物品质量及工作质量等因素;根据相关因素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执行。
  1.2.2 评价指标 依据消毒供应中心18项质量评价指标统计两组质量合格率;向全院各临床科室发放问卷调查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率。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前后共向临床科室发放问卷42份,实施前后各21份。共回收有效问卷42份。经统计学检验,实施后消毒中心质量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临床科室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各项评价指标统计对比表      %
  时间 质量合格率 临床科室满意率
  实施前 72.22(13/18) 42.86(9/21)
  实施后 100.00(18/18) 95.24(20/21)
  字2值 3.716 1 13.480 1
  P值 <0.05 <0.01
  3 讨论
  3.1 安全隐患分析
  3.1.1 设备仪器的管理 供应室中最主要的医疗设备是高压蒸汽灭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不规范,设备保养不到位,监测未定期执行以及小故障未能及时排除等均可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从而造成了安全隐患。
  3.1.2 人员职业素质 供应室从业人员对于消毒供应室的专业要求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执行相关操作的过程中发生简化流程等情况,导致安全系数降低。另外供应室中从业人员年龄较大身体基本素质偏低,并且学历水平较低且参差不齐,接受与操作能力相对较低,个别从业者责任心不强,满足现状缺乏进取精神[3],在工作中易发生偏差而导致了日常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3.1.3 消毒物品的质量因素 清洁的质量未达标,随意简化或更改操作流程致使污渍、锈渍以及微生物清洁不彻底;清洁消毒后的包装物质量不达标,包装材料的质量、清洁度等不合格,包装后未按要求标记等;物品的装载与存放不达标,未按要求摆放,存放超过有效期,存储条件不达标等;灭菌物品的监测不严格,仪表不精确、橡皮垫密封不严、冷空气排出不净、灭菌时间设定有误以及压力温度未达标等。
  3.1.4 工作质量因素 各项管理制度不完善,措施不健全,安全教育环节薄弱,业务技术的培训松懈,预防交叉感染措施不全面等均导致了工作中安全隐患的发生。
  3.1.5 职业风险 消毒供应中心是全院污染物的集中处,因此从业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极高,其中锐器伤风险约为74.5%左右,患者药液、体液感染风险约为6.7%[4]。
  3.2 护理措施
  3.2.1 建立健全相关操作规程与规章制度,将消毒供应室的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定出供应室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及监管制度,量化各项职责标准,采取集中培训与自学相合的方式使全室从业人员对相关要求与标准达到熟练掌握程度,通过定期检查与非定期抽查的方式确保制度要求的真正落实。对于高风险仪器与设备采取专人负责制,并建立起保养维修档案。
  3.2.2 加强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培训 定期进行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培训,使全室人员熟练掌握并从思想上真正提起重视。同时开展职业素质评比,将评比结果与绩效工资相挂钩,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与重视度。
  3.2.3 加强质量监控 确保灭菌物品的质量,建立起质量控制小组,不定期对各岗位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指出,并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发现的质量问题与安全隐患进行通报并提出整改方案。
  3.2.4 加强从业人员防护 向从业人员详细说明职业防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避免因怕麻烦、赶时间等原因出现防护不到位从而引发从业人员的职业风险。进行危险操作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穿好防护服,避免被灼伤或者感染。
  参考文献
  [1]易显林.浅谈消毒供应室的管理[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4):271-271.
  [2]闫晓东,张喆,郭凤玲.消毒供应室的职业危害及防护[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6):274-275.
  [3]李薇,董春莲,郭亚波,等.浅谈消毒供应室安全隐患管理[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1):230-231.
  [4]廖春华,崔彩萍.新管理模式下消毒供应室人员职业安全的探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3):393-394.


    更多相关文档请点击>>护理(5321)分析(5228)消毒供应中心(6)安全隐患(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Copyright © 2011-2024 东莞市珍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Powered by zhentu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