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电除颤

作者:大江 | 时间:2012-6-14 22:09:18 | 阅读:1382| 显示全部楼层
       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是治疗心室纤颤的有效方法,现今以直流电除颤法使用最为广泛。原始的除颤器是利用工业交流电直接进行除颤的,这种除颤器常会因触电而伤亡,因此,目前除心脏手术过程中还有用交流电进行体内除颤(室颤)外,一般都用直流电除颤。
       电除颤  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使室颤终止的方法。如果已开胸,可将电极板直接放在心室壁上进行点击,称胸内除颤。将电极板置于胸壁进行电击者为胸外除颤。
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  室颤、室扑是最主要的适应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电除颤仪

还有就是无法识别R波的快速室性心动过速,由于无法同步直流电电复律,只能非同步电击(相当于除颤)。
  适于转复各类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药物治疗无效者。转复心室颤动、心房颤动和扑动,可首选电除颤;转复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则多先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无效或伴有显著血流动力障碍时应用本法;性质未明或并发于预激综合征的异位快速心律失常,选用药物常有困难,宜用同步电复律治疗。电复律治疗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即时转复成功率在室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扑动几乎达到100%,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则分别为80%和90%左右。 禁忌症  禁忌症好像没什么特别的。
  心室停搏时进行盲目除颤无益(可能有害)。
  还有就是以前认为窦房结功能有问题的不适宜除颤,不过现在没这种说法。
  病史已多年、心脏(尤其是左心房)明显增大、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颤动,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扑动,反复发作而药物不能维持疗效或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均不宜用本法复律;有洋地黄类药物或低血钾时,暂不宜用电复律。
理由  [1]早期进行电除颤的理由:① 室颤是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致死性心律失常,在发生心跳骤停的病人中,约80%为室颤引起;② 室颤最有效的治疗是电除颤;③ 除颤成功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或除颤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将下降7%~10%;④ 室颤可能在数分钟内转为心脏停跳。因此,尽早快速除颤是生存链中最关键的一环。
方法除颤波形和能量选择  除颤器释放的能量应是能够终止室颤的最低能量,能量和电流过低则无法终止心律失常,能量和电流过高则会导致心肌损害。
  目前自动体外除颤仪(AEDs)包括单相波和双相波两类除颤波形 。不同的波形对能量的需求有所不同,单相波形电除颤:目前临床上首次即除颤能量选择为360J。 除颤效果评价  近来研究表明,电击后5秒钟心电图显示心搏停止或非室颤无电活动均可视为电除颤成功。这一时间的规定是根据电生理研究结果而定的,成功除颤后心脏停止跳动的时间一般为5秒钟,临床比较易于监测。第1次电除颤后,在给予药物和其他高级生命支持措施前,监测心律5秒钟,可对除颤效果提供最有价值的依据;监测电击后第1分钟内的心律还可提供其他信息,如是否恢复规则的心律,包括室上性节律和室性自主节律,以及是否为再灌注心律等。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 “除颤指征”  如重新出现室颤,3次除颤后,病人的循环体征仍未恢复,复苏者应立即实施1分钟的CPR,若心律仍为室颤,则再行1组3次的电除颤(注:如1次除颤成功,不必再作第2次),然后再行1分钟的CPR,并立即检查循环体征,直至仪器出现“无除颤指征”信息或实施高级生命支持(ACLS)。不要在1组3次除颤过程中检查循环情况,因为这会影响仪器的分析和电击,快速连续电击可部分降低胸部阻抗,提高除颤效果。 “无除颤指征”  无循环体征:AED仪提示“无除颤指征”信息,检查病人的循环体征,如循环未恢复,继续行CPR,3个“无除颤指征”信息提示成功除颤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行1~2分钟的CPR后,需再次行心律分析,心律分析时,停止CPR。
  循环体征恢复:如果病人循环体征恢复,检查病人呼吸,如无自主呼吸,即给予人工通气,10~12次/分;若有呼吸,将病人置于复苏体位,除颤器应仍连接在病人身体上,如再出现室颤,AED仪会发出提示并自动充电,再行电除颤。
心血管急救系统与AED  心血管急救(ECC)系统可用“生存链”概括,包括4个环节:① 早期启动EMS;② 早期CPR;③ 早期电除颤;④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在这4个环节中,早期电除颤是抢救病人生命最关键一的环。
  早期电除颤的原则是要求第一个到达现场的急救人员应携带除颤器,并有义务实施CPR。急救人员都应接受正规培训,急救人员行基础生命支持的同时应实施AED。在有除颤器时,首先实施电除颤,这样心脏骤停病人复苏的成功率会显著提高。使用AED的优点包括人员培训简单,培训费用较低,而且使用时比传统除颤器快。早期电除颤应作为标准EMS的急救内容,争取在心脏停搏发生后院前5分钟内完成电除颤。
心律转复能量  心房颤动转复的推荐能量为100~200 J单相波除颤,房扑和阵发性室上速转复所需能量一般较低,首次电转复能量通常为50~100 J单相波已足够,如除颤不成功,再逐渐增加能量。
  室性心动过速转复能量的大小依赖于室速波形特征和心率快慢。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其形态及节律规则)对首次l00 J单相波转复治疗反应良好。多形性室速(形态及节律均不规则)类似于室颤,首次应选择200 J单相波行转复,如果首次未成功,再逐渐增加能量。对安置有永久性起搏器或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病人行电转复或除颤时,电极勿靠近起搏器,因为除颤会造成其功能障碍。 同步与非同步电复律  电复律时电流应与QRS波群相同步,从而减少诱发室颤的可能性,如果电复律时正好处在心动周期的相对不应期,则可能形成室颤。在转复一些血液动力学状态稳定的心动过速,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和房扑时,同步除颤可避免这种并发症的发生。
  室颤则应用非同步模式,室速时病人如出现无脉搏、意识丧失、低血压或严重的水肿等情况,则应立即行非同步电复律,在数秒钟内给予电除颤。为了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室颤,除颤器应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潜伏”室颤  对已经停跳心电图成直线的心脏行除颤并无好处,然而在少数病人,一些导联有粗大的室颤波形,而与其相对导联则仅有极微细的颤动,称为“潜伏”室颤,可能会出现一条直线类似于心脏停搏,在2个以上的导联检查心律,有助于鉴别这种现象。 自动体外除颤  由于医院使用的除颤设备难以满足现场急救的要求,80年代后期出现的AED为早期除颤提供了有利条件,AED使复苏成功率提高了2~3倍,对可能发生室颤危险的危重病人实行AED的监测,有助于及早除颤复律。
  自动体外除颤仪主要分为全自动和电击咨询系统除颤仪。后者指的是自动体外除颤仪自动启动后,通过体表心电图模式能够自动识别心脏节律,从而向操作者发出是否实施除颤的指令。虽然许多电击咨询除颤仪可以不通过操作者直接启动内部电容器,但是如果操作者否定实施除颤电击的决定,自动体外除颤仪将无法启动,电击咨询除颤仪对于患者和操作者都是十分安全的,因为最终是否进行除颤的决定权掌握在操作者手中,由操作者按下“SHOCK”按钮,即可行电除颤。而全自动体外除颤不需要按“SHOCK”按钮。AED只适用于无反应、无呼吸和无循环体征的患者。对于无循环体征的患者,无论是室上速、室速还是室颤都有除颤指征。 公众启动除颤  “公众启动除颤”(PAD)能提供这样的机会,即使是远离EMS急救系统的场所,也能在数分钟内对心脏停搏病人进行除颤。PAD要求受过训练的急救人员(包括警察、消防员等),在5分钟内使用就近预先准备的AED仪对心脏停搏病人实施电击除颤。实施PAD的初步实践表明,心脏停搏院前急救生存率明显提高(49%)。 心前叩击  胸前叩击可使室速转为窦性心律,其有效性为11%~25%。极少数室颤可能被胸前重叩终止。由于胸前叩击简便快速,在发现病人心脏停搏、无脉搏,且无法获得除颤器进行除颤时可考虑使用。 盲目除颤  盲目除颤指缺乏心电图诊断而进行除颤,目前已很少使用,这是由于自动除颤器有自动心脏节律分析系统可做出心电诊断,而手持除颤器操作者可以心电监测做出判断。
  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都证实,无论在院内还是院前,建立高效的ECC体系,要求每个环节间紧密连接,环环相扣,不能有任何疏漏。早期自动体外除颤是抢救病人生命的关键一环,早期电除颤的原则要求第一个到达现场的急救人员应携带除颤器,对有义务实施CPR救治的救助人员都应接受正规培训,并授权急救人员可以实施电除颤。
除颤仪的工作原理  [2]用较强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来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单向除颤仪

性心律的方法,称为电击除颤或电复律术。起搏和除颤都是利用外源性的电流来治疗心律失常的,两者均为近代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心脏起搏与心脏除颤复律的区别是:后者电击复律时作用于心脏的是一次瞬时高能脉冲,一般持续时间是4~10ms,电能在40~400J(焦)内。用于心脏电击除颤的设备称为除颤器,它能完成电击复律,即除颤。当患者发生严重快速心律失常时,如心房扑动、心房纤颤、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等,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血液动力障碍。尤其当患者出现心室颤动时,由于心室无整体收缩能力,心脏射血和血液循环终止,如不及时抢救,常造成患者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而死亡。如采用除颤器,控制一定能量的电流通过心脏,能消除某些心律紊乱,可使心律恢复正常,从而使上述心脏疾病患者得到抢救和治疗。
  原始的除颤器是利用工业交流电直接进行除颤的,这种除颤器常会因触电而伤亡,因此,目前除心脏手术过程中还有用交流电进行体内除颤(室颤)外,一般都用直流电除颤。
  一般心脏除颤器多数采用RLC阻尼放电的方法,其充放电基本原理如图6-1-1所示。
  电压变换器是将直流低压变换成脉冲高压,经高压整流后向储能电容C充电,使电容获得一定的储能。除颤治疗时,控制高压继电器K动作,使充电电路被切断,由储能电容C、电感L及人体(负荷)串联接通,使之构成RLC(R为人体电阻、导线本身电阻、人体与电极的接触电阻三者之和)串联谐振衰减振荡电路,即为阻尼振荡放电电路,通过人体心脏的电流波形如图6-1-2所示。
  实验和临床都证明这种 RLC放电的双向尖峰电流除颤效果较好,并且对人体组织损伤小。如前所述,放电时间一般为 4~10ms,可以适当选取L、C实现。电感L应采用开路铁芯线圈,以防止放电时因大电流引起铁芯饱和造成电感值下降,而使输出波形改变。另外,除颤中存在高电压,对操作者和病人都有意外电击危险,因此必须防止错误操作和采取各种防护电路。
  心脏除颤器除了应有上述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以外,还应有监视装置,以便及时检查除颤的进行和除颤效果。监视装置有两种:一种是心电示波器,在示波器荧光屏上观察除颤器的输出波形,从而进行监视;另一种是如心电图机一样的自动记录仪,把除颤器的输出波形以及心电图自动描记在记录纸上,达到监视目的。当然,有的同时具有上述两种装置,既可以在荧光屏上观察波形,又可以把波形自动描记下来。
  有的心脏急救装置由心脏起搏器、心脏除颤器以及监视仪、自动记录仪一起组合而成,是心脏急救的良好仪器。
电除颤与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cardiaoversio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电复律

除颤 :defibrilation
  两者指利用高能电脉冲直接或经胸壁作用于心脏,消除异位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
  电复律 :主要用于心房颤动、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 用同步
  除颤 :心室颤动(与扑动) 可以用非同步
  电复律与除颤必备的两个条件:
  1、窦房结功能必须正常; 2、能量要足够,心肌纤维要全部除极
  同步电复律:脉冲电流应落在R波的下降支上;如落在T波顶峰前20~30ms以内的易损期上,易诱发心室颤动
  非同步除颤、:任何时间放电,消除心室颤动
  除颤和电复律电流:是将60HZ的交流电转变为4~7kVd的高压直流电,储存于16~32UF的电容中,在2~4ms以内向心脏放电,功率可达360~400焦耳
  电复律禁忌症:房颤未用洋地黄治疗、心室率小于50~60次/分、或洋地黄中毒引起的房颤、左房巨大、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房颤或房扑,以及风湿活动不能控制、或低血钾房颤患者
  同步电复律的使用方法:
  ⑴前先用洋地黄控制心率(直止复律前1-2天停用),同时服用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药物以防复律后心律失常复发。
  ⑵复律当天禁食
  ⑶监测心电图和血压
  ⑷适当应用异丙酚、依托眯酯等麻醉
  ⑸方式 房颤、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采用同步复律
  ⑹能量 : 体外复律100-150J(房扑 25-50J),以后每次增加50-100J
  ⑺电极放置:负极(Apex)放于心尖区,正极(Stenal)放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⑻采用同步放电,重复进行时,每次间隔3分钟以上,3~4次为限,最大能量<300~400焦耳
  除颤使用方法:
  ⑴除颤器要经常检查,充足电池以备急用,胸内除颤电极板需消毒(分成人与小儿)
  ⑵测试:将除颤器充电50ms,先机内放电,指针回到零点,说明机器正常,一些机器也可以在电极板中间夹一块肥皂进行放电测试
  ⑶电极板的放置:基本同复律相同,胸内除颤电极板要压在心脏左右两侧
  ⑷能量:从小开始,胸外100-300J,小儿2J/kg,胸内10-30J,小儿5-20J
  并发症:局部红癍、疼痛、心律失常、血栓脱落引起栓塞等
  双相波除颤:美国心脏病协会支持首次除颤采用低能量(150J),不逐级增加的双相波除颤方法,有安全、有效、除颤后复法率低的特点。
电除颤的操作步骤  [3] 1、作好术前准备,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和药品。
  2、病人平卧于木板床上,开放静脉通道,充分暴露胸壁。
  3、术前常规作心电图。完成心电记录后把导联线从心电图机上解除,以免电击损坏心电图机。
  4、连接除颤器导线,接通电源,检查同步性能,选择R波较高导联进行示波观察。
  5、按要求麻醉。
  6、按要求放置电极板。
  7、选择电能剂量,充电。所有人员不得接触病人、病床以及与病人相连接的仪器设备以免触电。
  8、放电。
  9、电击后即进行常规导联心电图,并进行心电、血压、呼吸和意识的监测,一般需持续ld。
  10、室颤时,不作术前准备,不需麻醉,尽快实施非同步电击除颤。
电除颤的注意事项  1.若心电显示为细颤,应坚持心脏按压或用药,先用1%肾上腺素1ml静脉推注,3~5分钟后可重复一次,使细颤波转为粗波后,方可施行电击除颤。
  2.电击时电极要与皮肤充分接触,勿留缝隙,以免发生皮肤烧灼。
  3.触电早期(3~10分钟内)所致的心跳骤停,宜先用利多卡因100mg静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Copyright © 2011-2024 东莞市珍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Powered by zhentu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