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臂部局部解剖学”的详细讲解。臂部,在解剖学上特指肩关节与肘关节之间的部分,即我们常说的“上臂”。下面将从层次结构、肌肉、血管、神经和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一、 臂部的境界与分区
上界(近端): 腋前、后皱襞在臂部的连线。
下界(远端): 肱骨内、外上髁近侧两横指处的环行线。
分区:
臂前区: 位于肱骨和臂内、外侧肌间隔前方。
臂后区: 位于肱骨和臂内、外侧肌间隔后方。
二、 臂前区解剖
臂前区是臂部功能的核心区域,包含主要的屈肌群和重要的神经血管束。
1. 浅层结构
皮肤: 较薄,具有移动性。
浅筋膜: 内含重要的浅静脉和皮神经。
头静脉: 沿肱二头肌外侧沟上行,最后注入腋静脉。
贵要静脉: 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行,在臂中部穿深筋膜注入肱静脉或腋静脉。
肘正中静脉: 连接头静脉和贵要静脉。
皮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分布于臂内侧皮肤。
肋间臂神经: 分布于腋窝和臂内侧上部皮肤。
前臂内侧皮神经: 与贵要静脉伴行,分布于前臂内侧。
2. 深层结构
(1)深筋膜(臂筋膜)
臂部的深筋膜包裹臂部肌肉,并向深部发出两个肌间隔,附着于肱骨。
内侧肌间隔: 分隔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内侧头。
外侧肌间隔: 分隔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外侧头。
(2)肌肉(臂肌前群)
臂前区有三块肌肉,主要功能是屈肘和前臂旋后。
| 肌肉名称 | 起点 | 止点 | 功能 | 神经支配 | | 肱二头肌 | 长头:肩胛骨盂上结节
短头:肩胛骨喙突 | 桡骨粗隆 | 屈肘关节、使前臂旋后、辅助屈肩 | 肌皮神经 | | 喙肱肌 | 肩胛骨喙突 | 肱骨体中份内侧 | 屈肩、内收肩关节 | 肌皮神经 | | 肱肌 | 肱骨下半前面 | 尺骨粗隆 | 主要的屈肘肌 | 肌皮神经(桡神经支配其外侧小部分) |
(3)血管神经束
臂前区最重要的结构是臂丛神经内侧束和外侧束的分支以及肱血管组成的神经血管束,位于肱二头肌内侧沟内。
肱动脉:
是腋动脉的直接延续,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至肘窝。
主要分支:
肱深动脉: 最重要的分支,与桡神经伴行进入肱骨肌管,供应臂后区肌肉。
尺侧上副动脉: 与尺神经伴行,穿内侧肌间隔至臂后区。
尺侧下副动脉: 在肱骨内上髁上方发出,参与肘关节动脉网。
体表投影: 上肢外展90°,掌心向上,从锁骨中点至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中点的连线。
正中神经:
在臂部,它先行于肱动脉外侧,在臂中部越过动脉前方,至臂下部位于动脉内侧。
在臂部无分支。
尺神经:
在臂上部位于肱动脉内侧,在臂中部与尺侧上副动脉伴行,穿内侧肌间隔至臂后区。
在臂部无分支。
桡神经:
在臂上部位于肱动脉后方,然后与肱深动脉一同进入肱骨肌管(桡神经管),绕至臂后区。
肌皮神经:
发自臂丛外侧束,穿喙肱肌,行于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支配臂肌前群三块肌肉。
其终支在肘窝外侧穿出深筋膜,称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
三、 臂后区解剖
臂后区结构相对简单,主要为伸肌和一条重要的神经血管束。
1. 浅层结构
皮肤: 较厚。
浅筋膜: 较致密。
皮神经:
臂后皮神经: 分布于臂后区皮肤。
前臂后皮神经: 桡神经在肱骨肌管中发出的分支,分布于前臂后区皮肤。
2. 深层结构
(1)肌肉(臂肌后群)
只有一块肌肉,但分为三个头。
| 肌肉名称 | 起点 | 止点 | 功能 | 神经支配 | | 肱三头肌 | 长头:肩胛骨盂下结节
内侧头:肱骨桡神经沟内下方背面
外侧头:肱骨桡神经沟外上方背面 | 尺骨鹰嘴 | 伸肘关节,长头可辅助内收肩关节 | 桡神经 |
(2)肱骨肌管(桡神经管)
位置: 位于臂后区,由肱三头肌的三个头与肱骨桡神经沟共同构成的一个绕肱骨中份后面的管道。
内容物: 桡神经和肱深动脉、静脉。
桡神经: 在此管内发出肌支支配肱三头肌。桡神经在此段紧贴骨面,易因肱骨中段骨折而损伤。
四、 临床意义
1. 肱骨骨折与神经损伤:
肱骨外科颈骨折: 可能损伤腋神经,导致三角肌萎缩,肩关节外展无力。
肱骨干中段骨折: 最容易损伤桡神经。导致前臂伸肌群瘫痪,出现“垂腕征”(腕关节不能背伸),手背桡侧皮肤感觉障碍。
肱骨髁上骨折: 可能损伤肱动脉(导致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即Volkmann挛缩)或正中神经。
2. 血压测量: 肱动脉是临床上测量血压最常用的部位,听诊器置于肘窝肱动脉处。
3. 静脉穿刺: 贵要静脉和头静脉是常用的静脉穿刺和置管部位。
4. 肌皮神经损伤: 导致臂前群肌(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瘫痪,屈肘无力,前臂旋后功能减弱。
总结
臂部的解剖结构可以概括为:
前区: 屈肌(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 神经血管束(肱动脉、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上段)。
后区: 伸肌(肱三头肌)+ 桡神经血管束(在肱骨肌管内)。
理解臂部局部解剖的关键在于掌握肌肉的分群、功能、神经支配以及主要神经血管的走行、分支和相互关系,特别是它们与肱骨和肌间隔的毗邻关系,这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