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
左侧颈部可触及肿块。
患者资料
年龄:55岁
性别:女
超声检查
左侧甲状腺实性低回声结节,大小为56 x 34 x 50毫米。边缘光滑,宽大于高。无回声灶。ACR TI-RADS
组织病理学
肉眼观察:左半甲状腺切除术缝合上部——左半甲状腺上部缝合。其尺寸为:上部60毫米,横向45毫米,近端48毫米。左甲状腺呈小叶状。附着于后上方的是一块卵圆形组织,大小为20 x 10 x 10毫米(淋巴结/甲状旁腺)。包膜完整,但侧面破损,呈黑色,大小为20 x 20毫米。气管前缘 - 黑色,疑似峡部边缘 - 橙色,前半部 - 蓝色,后半部 - 绿色。标本从上至下共切开 11 片。1 至 9 片为一边界清晰的肉色病灶,尺寸为 40 x 31 x 45 毫米。病灶似乎部分被包裹。切面看起来实性,局部有出血。病灶距离疑似峡部切缘至少 2 毫米,距离气管前缘 1 毫米,紧邻外侧破坏区域,前、侧、后表面均有墨迹。后部附着的卵形组织似乎是甲状腺实质的延伸(不是淋巴结或甲状旁腺)。有单独的棕褐色组织碎片,可能来自破坏区域,总尺寸为 35 x 25 x 10 毫米)- 未取样。另见另一块灰色粗糙组织,大小为30 x 15 x 5毫米,切面出血——已取样。
显微镜下:主病灶切片显示,嗜酸性嗜酸细胞增生,细胞质丰富。细胞核卵圆形,核仁较小。病灶主要呈实性/嵌套生长模式,基质较少。大多数切片中,病灶被纤维包膜包绕。病灶前部似乎已破裂。病灶延伸至该区域蓝色墨水标记的前缘。无过度多形性。多个切片中未见包膜侵犯。然而,在包膜处可见局部血管侵犯,小细胞群局部位于血管内。这与局限性血管侵犯相符,病灶少于4个。这符合局限性血管侵犯的包膜嗜酸细胞癌的诊断标准。
在1U区块中,可见一个偶然发现的乳头状癌微病灶,最大直径为2.0毫米。该病灶由一小块滤泡和乳头状结构组成,内衬重叠细胞,细胞核沟呈核沟状。该病灶局限于甲状腺实质内,无甲状腺外扩散的迹象。
邻近的保留甲状腺组织呈结节性胶质样外观,包含许多扩张的滤泡和增多的纤维基质。可见斑块状低级别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未见甲状旁腺组织。
诊断:
左半甲状腺:包膜性嗜酸细胞癌,伴有限的血管侵犯。病灶最大直径为45毫米。病灶前表面中断,无法评估该区域切除的完整性。
单个偶然发现的乳头状癌微病灶,直径2.0毫米,边缘清晰。
背景:结节性胶质性甲状腺肿。
病例讨论
本例为嗜酸细胞性甲状腺癌,这是一种不太常见的高分化甲状腺癌。有趣的是,组织病理学检查中偶然发现了一个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由于其大小仅为2毫米,超声检查无法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