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嗜酸细胞性甲状腺腺瘤

作者:大江 | 时间:昨天 16:00 | 阅读:2| 显示全部楼层
表现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患者资料
年龄:70岁
性别:女
超声检查
1.jpeg
左下极甲状腺结节:22 x 11 x 15毫米。实性。低回声。边缘光滑。宽大于高。无回声灶。ACR TI-RADS

组织病理

肉眼观察:左半甲状腺切除术:半甲状腺切除术,8.1克,上至下50毫米,内至外23毫米,前至后10毫米。包膜完整。在推测的15 x 5毫米内侧边缘处,可确定可能的峡部切缘,该切缘用墨绿色表示,前表面用墨蓝色表示,深表面用墨黑色表示,然后从上至下将其切成16片。可发现多个病变。

病变 1 位于下极,大小为 15 x 10 x 18 毫米,涉及第 11 至 16 层。它紧邻前后囊膜表面,距离内侧峡部切缘 1 毫米。

病变 2 位于第 11 和 12 层内,位于病变 1 稍后方,大小为 7 x 5 x 10 毫米。它紧邻后囊膜。另外 2 个病变位于第 8 至 10 层内,其大小分别为 7 毫米和 11 毫米,外观呈胶状结节。另一个可能的病变位于第 3 和 4 层内,其外观呈胶状结节,大小为 4 毫米。

显微镜下观察:

组织学描述:切片显示存在 2 个独立的偶发性乳头状微癌,呈浸润性滤泡形态。这些病变发生在嗜酸细胞腺瘤和大量腺瘤结节的背景下。在第8切片内,对应于中间区后部,有一处偶然发现的微乳头状癌,呈浸润性滤泡形态。该病变边界不清,显示滤泡结构和细胞索,细胞核拥挤,延长,核沟和假包涵体。未发现血管侵犯。该病变最大直径为2.4毫米。

在第8切片内,内侧还有另一处微乳头状癌,呈浸润性滤泡形态。该病变无包膜,滤泡结构内衬细胞,核拥挤,核沟和假包涵体。该病变最大直径为0.85毫米。未发现血管侵犯。

下极部肉眼可见的病变1具有嗜酸细胞性腺瘤(先前描述为赫尔特尔细胞性腺瘤)的特征。该病变边界清晰,并被薄包膜包裹。该病变主要呈微滤泡结构,散在分布着小梁状实性区域。细胞呈嗜酸细胞性形态,细胞核均匀呈卵圆形,中央有θ核仁,胞浆嗜酸性。偶尔可见核内假包涵体;未发现核沟、核拥挤或核延长。该病变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56染色阳性,CK 19染色阴性,BRAF V600E染色阴性。

背景甲状腺可见散在腺瘤样结节,其特征为边界清晰的结节,内含大小不一的滤泡,滤泡内衬细胞,这些细胞具有乳头状甲状腺癌或嗜酸细胞性改变的细胞核特征。这些结节没有清晰的包膜。

诊断:

乳头状微癌 (x2),浸润性滤泡形态,已进行狭窄切除。

嗜酸细胞腺瘤

背景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有多个腺瘤性结节。

病例讨论
在进行不明确的细针穿刺 (FNA) 后,患者接受了诊断性叶切除术,结果显示目标结节为嗜酸细胞性甲状腺腺瘤(超声检查无法与嗜酸细胞性甲状腺癌区分)。还发现了两例偶然发现的乳头状甲状腺微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Copyright © 2011-2025 东莞市珍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Powered by zhentu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