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情感表现

作者:大江 | 时间:2019-7-1 00:06:06 | 阅读:245| 显示全部楼层
情感表现是情感的口头和非言语表现。[1]这些显示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和肢体语言,声音的音量和语气,笑声,哭泣等来实现。感觉表现可以被改变或伪造,因此当他们感觉到另一种时(即,悲伤时微笑),可以出现一种方式。影响可以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可以是谨慎的或明显的。[2]积极情绪的显示,例如微笑,大笑等,被称为“积极情感”,而更多负面情绪的显示,例如哭泣和紧张的姿势,分别被称为“消极情绪”。

影响在心理学和交流中都很重要,主要是在人际交往和非语言交流方面。在心理学和传播学中,有许多理论可以解释影响及其对人类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录
1 理论视角
2 无意识的影响和感知
3 觉醒
4 影响和情绪
5 性别
6 影响和儿童发展
7 疾病和身体残疾
7.1 平坦,迟钝和受限制的影响
7.2 面部麻痹和手术
8 战略展示
9 参考

理论观点
可以采取影响来表明在被认为是形成更复杂情绪所必需的典型认知过程之前发生的对刺激的本能反应。 Robert B. Zajonc断言,这种对刺激的反应是人类的主要反应,是对低等生物的主要反应。 Zajonc认为情感反应可以在没有广泛的知觉和认知编码的情况下发生,并且可以比认知判断更快,更有信心地进行。[3]

Lazarus [4]认为情感是后认知的。也就是说,只有在完成一定量的信息认知处理之后才会引发影响。在这种观点中,情感反应,例如喜欢,不喜欢,评价,或愉悦或不愉快的体验,是基于先前的认知过程,其中进行各种内容辨别并识别特征,检查其价值,并加权他们的贡献。[5]

与情感的狭义强化模型的分歧允许关于影响如何影响情绪发展的其他观点。因此,气质,认知发展,社会化模式以及一个人的家庭或亚文化的特质是以非线性方式相互作用的。例如,高度反应性,低自我抚慰的婴儿的气质可能“不成比例地”影响生命最初几个月的情绪调节过程。[6]

无意识的影响和感知
关于感知,一种非意识情感可以与环境刺激的认知处理分开。感知,情感和认知的单层次考虑了在感知和处理偏好和歧视中唤醒,注意倾向,情感优先,[7]进化约束,[8] [9]和隐蔽感知[10]的作用。情绪是由某些刺激触发的复杂事件链。通过仅了解其中的一些组件,无法完全描述情绪。关于感情的口头报告通常是不准确的,因为人们可能不知道他们的确切感受,或者他们可能同时感受到几种不同的情绪。还有一些情况会出现个人试图隐藏他们的感受,并且有些人认为公共和私人事件很少完全一致,并且感觉的词语通常比对象或事件的词语更模糊。

另一方面,情感反应更为基础,在评估方面可能不那么成问题。 Brewin提出了两种体验过程,它们构成了各种情感体验之间的非认知关系:那些是预先处理的倾向(即非意识过程),能够“从总刺激数组中选择那些随意相关的刺激,使用这样的标准作为感知显着性,时空线索和与存储在记忆中的数据相关的预测值“,[11]和那些自动的(即潜意识过程),其特征是”快速,相对不灵活且难以修改......“(需要)极少注意发生和......(能够被激活)没有意图或意识“(1989年,第381页)。

觉醒
觉醒是对刺激表现的基本生理反应。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一个无意识的情感过程采取两种控制机制的形式;一次动员,另一次动员。在人脑中,杏仁核调节引发这种唤醒过程的本能反应,要么冻结个体,要么加速动员。

在关注控制寻求食物行为的奖励制度的研究中说明了唤醒反应。[12]研究人员专注于编码和检索目标值时存在的学习过程和调节过程。当有机体寻求食物时,基于环境事件的奖励的预期成为对食物寻求的另一种影响,其与食物本身的奖赏分开。因此,获得奖励和预期奖励是分开的过程,并且都产生奖励相关线索的兴奋性影响。两种过程都在杏仁核水平上解离,并在功能上整合在较大的神经系统中。

影响和情绪
心情,就像情绪一样,是一种情感状态。然而,情绪倾向于具有明确的焦点(即,不言自明的原因),而情绪往往更不集中和分散。根据Batson,Shaw和Oleson(1992)的观点,情绪涉及语气和强度,以及关于未来对愉悦或痛苦,或未来积极或消极影响的一般期望的结构性信念。与产生情感或情绪的即时反应不同,并且随着对未来愉悦或痛苦,情绪的预期而变化,被分散和不集中,因而难以应对,可持续数天,数周,数月甚至数年。[13]情绪是描述个体情绪状态的假设结构。研究人员通常会从各种行为指称中推断出情绪的存在。[14]

积极情感和消极情绪代表了一般人群中独立的情感领域,积极情感与社会互动密切相关。正面和负面的日常事件显示出与主观幸福感的独立关系,积极情绪与社交活动密切相关。最近的研究表明,“高功能支持与更高水平的积极影响有关”。[15]社会支持与积极影响相关的确切过程仍不清楚。这个过程可以来自可预测的,正规化的社交互动,来自休闲活动,其中重点是放松和积极情绪,或来自共享活动的享受。

性别
研究表明,由于性别原因,情感表现存在许多差异。性别与性别相反,是一个人对男性或女性的自我认知(即,男性可以认为自己更具女性化,或者女性可以认为自己更男性化)。然而,也可以说,激素(通常由性别决定)会极大地影响情感表现和情绪。

影响和儿童发展
根据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所做的研究,婴儿出生后第一年不仅能够开始识别情感表现,而且可以开始模仿表演并开始表现出同理心。 2011年的一项研究对这些早期研究进行了跟踪,通过瞳孔扩张测试了15个6-12个月大的婴儿的觉醒,同时观察正面和负面显示。结果显示,与中性情绪相比,当出现负面影响时,婴儿的瞳孔会扩张并保持扩张较长时间。然而,当呈现正面影响时,瞳孔扩张要大得多,但是在较短的时间内保持扩张。虽然这项研究并不能证明婴儿能够同情他人,但它确实表明婴儿确实承认并承认情绪的积极和消极表现。[16]

在大约七年的21世纪初期,对约200名母亲进行了一项研究,这些儿童的母亲有“少年发病的单极抑郁症病史”,或仅仅是儿童抑郁症。在单相抑郁症的情况下,与没有抑郁症的人相比,一般人表现出更多的负面影响和更少的积极情感。或者,当他们感到悲伤或不安时,他们更有可能表现出他们兴奋或快乐的时候。这项于2010年发表的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患有单相抑郁症的母亲的孩子的阳性情绪水平较低。即使孩子长大了,而负面影响开始保持不变,孩子们仍然表现出持续较低的积极影响。这项研究表明,“减少PA [阳性影响]可能是家族性抑郁症发展脆弱性的一个来源......”意味着在患有抑郁症的家庭中,增加儿童患抑郁症的风险,减少积极影响会增加这种发展的风险。但是,了解抑郁症的这一方面,也可能有助于预防幼儿在成年期抑郁症的发作。[17]

紊乱和身体残疾
主要文章:减少情感表现
有一些疾病,身体残疾和精神健康障碍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情感表现的方式。减少影响是指一个人的情绪无法正确传达或显示。他们真正感受到情感的强烈程度并没有实际的变化,感受到的情感与传达的情感之间存在差异。这些疾病可以极大地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这取决于残疾的强度。

平坦,迟钝和受限制的影响
这些症状是受影响的人感受到情绪,但却没有或不能表现出来。[18]平坦是最严重的,在那里几乎没有绝对没有表现出情感。限制和迟钝分别不那么严重。涉及这些减少的情感表现的疾病最常见的包括精神分裂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自闭症和创伤性脑损伤患者[19]。一项研究表明,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经历过平缓的情感,也可能难以察觉健康个体的情绪。[20]

面瘫和手术
患有畸形和面瘫的人也无法表现出情绪。通过“面部恢复手术”,这已经开始得到纠正,这种手术不仅可以成功改善患者的情感表现,还可以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21]有多种类型的手术可以帮助修复面部麻痹。一些更受欢迎的类型包括修复实际的神经损伤,特别是对舌下神经的任何损伤;将从供体腿部取出的神经移植到患者面部的面部移植物;或者,如果损伤比实际神经更加强壮,肌肉可能会转移到患者的脸部。[22]

战略展示
另见:心理操纵
可以显示情绪以引起其他人的期望行为。

根据情绪的评价理论,情绪体验之前是对个体具有重要意义的对象的评价。当人们看到表现出情感时,它就会向其他人发出对这个人重要事件的信号。[23] [24]因此,可以使用故意改变朝向对象的情绪显示,使得战略情绪的目标以有益于原始表达者的方式思考和行为。例如,人们试图在扑克游戏期间隐藏他们的表情,以避免向其他玩家提供信息,即保持扑克脸。

众所周知,人们会在各种环境中表现出积极的情绪。服务工作者经常从事情感劳动,努力在工作条件或粗鲁顾客困难时保持积极的情绪表达,以符合组织规则。这种战略性展示并不总是有效的,因为如果检测到它们,会降低客户满意度。[25]

战略展示的有效性取决于表达者未被发现的能力。 这可能是一种风险策略,因为如果发现,可以发现该人的原始意图,破坏未来与目标的关系。[27]

另见
Psychology portal
Affect (psychology)
Affect theory
Affective
Affective spectrum
Deception
Discrete emotions theory
Emotion
Emotional contagion
Emotional labor
Empathy
Facial communication
Interpersonal deception theory
Psychopathy
Self-awareness
Self-deception
Sincerity
Silvan Tomkins

参考
McCornack, Steven, and Joseph Ortiz. Choices & connec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2nd ed., Bedford/St. Martins, 2017.
Batson, C.D., Shaw, L. L., Oleson, K. C. (1992). "Emotion". Differentiating affect, mood and emotion: Toward functionally based conceptual distinctions. Newbury Park, CA: Sage.
Zajonc, R. B. (1980). Feelings and Thinking: Preferences need no Inferenc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35(2), pp. 151–175
Lazarus, R. S. (1982). Thoughts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Emotions and Cognition. American Physiologist, 37(10), pp. 1019–1024
Brewin, C. R. (1989). Cognitive Change Processes in Psychotherapy. Psychological Review, 96(45), pp. 379–394
Griffiths, P. E. (1997). What Emotions Really Are: The Problem of Psychological Categorie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Zajonc, R. B. (1980). Feelings and Thinking: Preferences need no Inferenc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35(2), pp. 151–175
Shepard, R. N. (1984). Ecological constraints on internal represent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1, pp. 417–447
* Shepard, R. N. (1994) Perceptual-cognitive universals as reflections of the world.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1, pp. 2–28
Weiskrantz, L. (1997). Consciousness Lost and Found. Oxford: Oxford Univ. Press
Brewin, C. R. (1989). Cognitive Change Processes in Psychotherapy. Psychological Review, 96(45), pp. 379–394
Balliene, B. W. (2005). Dietary Influences on Obesity: Environment, Behavior and Biology. Physiology & Behavior, 86 (5), pp. 717–730
Schucman, H., Thetford, C. (1975). A Course in Miracle. New York: Viking Penguin
Blechman, E. A. (1990). Moods, Affect, and Emotion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illsdale, NJ
Blechman, E. A. (1990). Emotions and the Famil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illsdale, NJ
Geangu, Elena, et al. Infant Pupil Diameter Changes in Response to Others'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s. PLoS ONE, vol. 6, no. 11, 2011, doi:10.1371/journal.pone.0027132
Olino, Thomas M., et al.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in children at high and low familial risk for depressive disorder.”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vol. 52, no. 7, June 2010, pp. 792–799., doi:10.1111/j.1469-7610.2010.02331.x.
Raquel E Gur, Christian G Kohler, J Daniel Ragland, Steven J Siegel, Kathleen Lesko, Warren B Bilker, Ruben C Gur; Flat Affect in Schizophrenia: Relation to Emotion Processing and Neurocognitive Measures, Schizophrenia Bulletin, Volume 32, Issue 2, 1 April 2006, Pages 279–287, https://doi.org/10.1093/schbul/sbj041
Pedersen, T. (2016). Flat Affect. Psych Central. https://psychcentral.com/encyclopedia/flat-affect/
Raquel E Gur, Christian G Kohler, J Daniel Ragland, Steven J Siegel, Kathleen Lesko, Warren B Bilker, Ruben C Gur; Flat Affect in Schizophrenia: Relation to Emotion Processing and Neurocognitive Measures, Schizophrenia Bulletin, Volume 32, Issue 2, 1 April 2006, Pages 279–287, https://doi.org/10.1093/schbul/sbj041
Dey, Jacob K., et al. “Facial Reanimation Surgery Restores Affect Display.” Otology & Neurotology, vol. 35, no. 1, Jan. 2014, pp. 182–187., doi:10.1097/mao.0b013e3182a1ea8a.
Hadlock, Tessa A., Mack L. Cheney, and Michael J. McKenna. "Facial reanimation surgery." Surgery of the ear and temporal bone. Philadelphia (PA): 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 (2005): 461-72.
Parkinson, Brian; Gwenda (2012). "Worry spreads: Interpersonal transfer of problem-related anxiety". Cognition & Emotion. 26 (3): 462–479. doi:10.1080/02699931.2011.651101. PMID 22471852.
Schlicht, Erik; Shimojo, Camerer; Battaglia, Nakayama (2010). Rustichini, Aldo (ed.). "Human Wagering Behavior Depends on Opponents' Faces". PLoS ONE. 5 (7): e11663. doi:10.1371/journal.pone.0011663. PMC 2908123. PMID 20657772.
Groth, Markus; Hennig-Thurau, Walsh (2009). "Customer reactions to emotional labor: The roles of employee acting strategies and customer detection accuracy" (PDF).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2 (5): 958. doi:10.5465/AMJ.2009.44634116.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2016-03-05. Retrieved 2013-06-07.
Haldeman, H. R. (1978). The Ends of Power. Times Books. p. 122.
Van Kleef, Gerben; De Dreu (2010). "Longer-term consequences of anger expression in negotiation: Retaliation or spillove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6 (5): 753. doi:10.1016/j.jesp.2010.03.013. SSRN 129853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Copyright © 2011-2024 东莞市珍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Powered by zhentu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