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情况
患者表现为右侧腰痛。
患者资料
年龄:25岁
性别:女
增强CT(CECT)
CT(CT)
轴向
非造影
轴向C+动脉期
轴向C+门静脉期
轴向C+延迟期
冠状C+门静脉期
矢状C+门静脉期
右侧近端输尿管在下腔静脉(IVC)后方走行(箭头所示),肾盂肾盏系统和近端输尿管上游轻度扩张。同时可见右侧输尿管汇(VUJ)微小结石(箭头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从腹主动脉前方来看,肠系膜上动脉和双侧肾动脉的起点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箭头所示)。
病例讨论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更准确地称为输尿管前腔静脉,因为它是由下腔静脉(IVC)发育异常所致。右上主静脉退化,右后主静脉持续存在,这意味着下腔静脉 (IVC) 位于右侧输尿管前方,可能受到压迫。
1 型输尿管在 L3 水平呈反 J 形,而 2 型近端输尿管在上主静脉交界 (UPJ) 水平向内侧走行,并经下腔静脉后方。
近端肾积水更常与 1 型相关,且可能很严重。治疗方法是腹腔镜下将输尿管重新定位至下腔静脉前方,可通过肾盂和输尿管吻合术或通过双 J 支架进行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术。
2 型通常畅通无阻,总体而言,80% 的病例无症状。影像学监测对此类患者可能有用。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总发病率为 0.07%,男女性比例为 3:1。20% 的病例伴有静脉和/或肾脏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