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现 左上腹痛。
 
 患者资料
 年龄:25岁
 性别:女
 CT扫描
 
   轴向平扫
 
 
   轴向C+门静脉期
 胰腺尾部可见一边界清晰、轮廓规则的肿块,大小为81 x 79 x 71毫米。
 
 肿块呈自发性略低密度、异质性外观,整体密度约为33 HU。注射后(37 HU)未见血管增生,无实性成分,Wirsung管未扩张。
 
 肿块导致邻近器官移位,但无局部浸润征象。
 
 脾静脉受压,伴有侧支静脉循环,脾轻度肿大(节段性门脉高压)。
 
 未见区域淋巴结肿大。
 
 MRI
 
   冠状位
 T2
 
 
   轴向
 T2
 
 
   轴向T2
 脂肪饱和度
 
 
   轴向
 扩散
 
 
   ADC
 轴向T1
 
 
   同相
 轴向T1
 
 
   异相
 轴向T1
 
 
   C+门脉
 轴向T1
 
 
   C+延迟
 
 
   轴向T1 C+减影
 
 肿块在T1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可能由于内部出血或蛋白质物质引起。在T2加权图像上,肿块呈异质性,以高信号为主,伴有中等至低信号区域,可能提示囊性或纤维化成分。
 
 注射造影剂后,中心肿块仍然相对低强化。
 
 脾静脉受压,伴有侧支静脉循环和轻度脾肿大(节段性门脉高压)。
 
 无区域淋巴结肿大的证据。
 
 组织病理学发现
 
 肉眼检查:
 
 脾脏:未见肿瘤扩散至脾实质的证据。
 
 尾部胰腺:大小为 11 x 4 x 2 厘米。可见一个实性肿块,中心坏死出血,大小为 4 x 4 x 3 厘米。
 
 显微镜检查:
 
 胰腺实质可见包膜良好的肿瘤增生,由乳头状结构组成,核心血管化。肿瘤细胞形态均匀,核呈泡状,染色质细小,核仁较小。有丝分裂象罕见。
 
 关键观察:
 
 广泛坏死
 
 未发现血管栓塞或神经周围侵犯
 
 肿瘤浸润至脾门
 
 淋巴结状态:脾门内发现10个反应性淋巴结(无转移性侵犯)
 
 结论:
 
 组织病理学特征符合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浸润脾门的诊断。
 
 病例讨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SPT),又称 Frantz 肿瘤,是一种罕见的低级别胰腺肿瘤,主要见于年轻女性,例如这例 27 岁患者。尽管其体积较大且局部浸润(例如脾门),但通常呈良性发展,切除后预后良好。
 
 虽然SPT被认为是边缘恶性肿瘤,但它很少转移,淋巴结转移也并不常见(如本例中反应性淋巴结)。手术完整切除即可治愈,且长期生存率较高。本病例强调了在患有胰腺肿块的年轻女性中识别SPT以确保恰当治疗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