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风湿病学杂志的网络版的最新研究显示,对7000多名中国老年女性的研究发现,母乳喂养——特别是较长期的母乳喂养的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率较低。结果显示,给子代母乳喂养的女性与从未哺乳的女性相比,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仅是未哺乳女性的一半。
母乳喂养对于母婴的
健康益处是广为人知的,但原来对母乳喂养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没有一致结果。而且原先的研究多为西方国家的结果,这个横断面研究着重研究
文化习惯完全不同的中国华南地区老年女性的类风关与母乳喂养以及口服避孕药的相关性。
Peymane Adab 教授和团队使用广州生物库队列人群中的7349名50岁以上女性的相关数据。采用问卷调查以确定社会人口史,疾病和生活方式的历史,分娩史,哺乳史,使用口服避孕药史。被研究对象还被问及是否已被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并由受过训练的护士来检查他们的关节是否有肿胀或压痛等可能提示RA的症状。
这些妇女被询问是否曾经怀孕,活产数,对于每个孩子,回忆是否母乳喂养,如果是的话,哺乳时间多少个月。他们也被问及是否曾经使用避孕药的年龄,他们开始服用避孕药的年龄和持续时间。大多数妇女有过至少一个活产,而其中超过95 %的母乳喂养至少一个月。只有11 %的人曾经使用过避孕药,且多为短期使用。第一次怀孕的平均年龄为24岁,诊断为RA的平均年龄为47.5岁。
对于至少一次活产的女性,经过混杂因素调整,有哺乳史的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率为一半。而且,哺乳持续时间的增加与RA发生率的下降有显著相关性。进一步调整产次影响,不改变影响方向或结果。使用避孕药与类风关间未发现相关性。
这是第一个对中国人群的研究,证实哺乳和低类风关风险相关,中国哺乳是普遍现象,比西方人群更加流行。这一结果是基于社区的原始大样本,而非出于二级医疗机构的数据。由于相关数据是更大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员能够调整许多潜在的混杂因素。
研究者指出,在这项研究中发现的两者关联对于减轻未来类风关疾病医疗负担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他说: “研究中女性出生在20世纪40-50年代,是中国70年代末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前的人群。对于这个人群而言,母乳喂养是极为普遍的。随之而来的是中国母乳喂养率的下降。我们需要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探讨是否会发生中国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未来出现发生率升高的可能性。
更为重要的是,不同人群样本对母乳喂养与降低类风关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再次强调了我们需要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理中的激素机制的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