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医学资讯IN THE NEWS

高山病既往史不能预测未来患此病与否

2013-12-16 10:00大江431人阅读
高山病既往史不能预测未来患此病与否

路透社健康新闻报道,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急性高山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既往史可能预测不了未来是否会患此病;而那些没有经历过如此高原反应之人,将来也未必不得此病。

荒野医学会对预防AMS达成共识并制订了诊治指南,现如今该指南的制订部分基于高山病既往病史,而最新研究显示该诊治策略未必有指导意义。来自英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生、首席研究员Martin J. MacInnis通过电子邮件向记者透露说:“AMS既往病史(或无此病史)的信息未必如我们过去所认知的那样百试百灵。过去登高时患过AMS者,下次登高时可能不患此病;与之类似,那些登高时未患此病者下次登高时则未必免于此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有超过三千五百万人参与登高活动,海拔达9,842英尺甚至更高;而这些人中不仅包括登山活动爱好者,还涉及徒步旅行者、滑雪者、矿工、救援人员以及宗教朝圣者。MacInnis认为AMS通常在海拔8,202英尺高时发病,但也可于较低海拔处发生。先前的研究显示,AMS既往发病一次会增加再次发病的可能性。然而,该患病风险的增加也许太低,以至于认为在规划预防性治疗方面没太大用处。

MacInnis及其同事综述回顾了既往17项研究,涉及7,921名研究对象,他们试图阐明AMS是否可以预测未来发病的情况。研究人员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报告称,总体来看有证据表明AMS既往病史未必能可靠地敏感预测未来此病发病情况。对于高海拔攀登而未患AMS者,从某种程度上看起来,该阴性病史对预测未来可能不患此病是有意义的。不过,此病既往病史有否“都不足以……为登高规划提供确切依据。” MacInnis和其他作者在论文中写道。研究人员推测认为,所纳入研究的质量参差不齐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如某些研究对象使用药物如乙酰唑胺和地塞米松等预防AMS,而乙酰唑胺的副作用为恶心和嗜睡,其表现类似高山病的症状;而有些研究的纳入对象曾于超过9,842英尺海拔高度待过一段时间,用来在攀登更高的海拔时预防AMS的发病。报告指出,尽管目前的研究显示AMS既往史参考意义不大,但不能简单地忽略此既往史,而应在计划未来登高时重视该病史,尤其如果所遭遇的环境情况与以往遇到的大不相同时。

虽然预测AMS的发病仍然存在未解之谜,但是可采取一些措施降低发病风险。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认为,缓慢地攀登是关键,而人体需要三至五天的时间适应高海拔,因此人们需要习惯于花几天时间在8,000至9,000英尺高度适应一下,然后再向更高海拔攀登。“那些低速登高者有足够的时间适应路途,因而发生AMS的可能性不高,” MacInnis说,“有兴趣登高的人们应该咨询一下资深医生,看看用什么药预防AMS合适。每个人在攀登高峰时都应该警惕该病,而且人们也不应该太依赖于既往病史用来预测他们登高时将会有何感受。”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5 东莞市珍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Powered by zhentu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