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屯医学
标题:
腹腔镜半月形切口缝合训练方案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江
时间:
昨天 11:40
标题:
腹腔镜半月形切口缝合训练方案
腹腔镜半月形切口缝合是腹腔镜手术中的一项核心且难度较高的基本功。它模拟了诸如肾部分切除术、脾破裂修补等手术中遇到的非直线型切口的闭合。
下面为您整理一份详细的腹腔镜半月形切口缝合训练方案,从设备准备、步骤分解到技巧与常见问题,帮助您系统地进行练习。
一、 训练设备准备
1. 腹腔镜训练箱:可以是专业的训练箱,也可以是用纸箱自制的简易版本,侧面开孔。
2. 腹腔镜器械:
持针器 x2
分离钳 x1(可选,用于辅助)
3. 摄像系统:可以是专用的腹腔镜摄像一体机,也可以用手机支架配合手机摄像头代替。
4. 缝合平台:
模拟组织:推荐使用硅胶假皮肤模型、猪皮或鸡大腿皮。这些材料能提供最接近真实组织的缝合手感。初期也可以使用海绵或橡胶垫,但手感差异较大。
固定装置:将模拟组织固定在训练箱内底部。
5. 缝针与缝线:
缝针:首选雪橇针,因其在狭小空间内转弯和出针非常方便,是半月形缝合的理想选择。也可以使用3/8弧度的圆针来增加挑战。
缝线:建议使用带双针的缝线(如V-Loc或倒刺线模拟物),或者普通的单针缝线。初期使用较粗的线(如1-0丝线)便于观察。
二、 训练步骤详解
我们以由右向左的连续缝合为例,假设您是右手为主操作手。
第一步:术前准备与布局
1. 标记切口:在模拟组织上用笔清晰地画一个半月形(弧形)切口,长度约3-5厘米。
2. 放置器械:将两台持针器(主操作手和辅助手)通过训练箱的套管置入。确保摄像头的视角能清晰覆盖整个弧形切口。
3. 持针:用主操作手持针器在缝线中后1/3处夹持缝针。这是腹腔镜缝合的黄金法则,能提供最佳的力学传递和针体控制。
第二步:第一针的缝合与打结
1. 进针点:从弧形的最右侧端点开始。针尖应垂直于组织表面刺入,距切缘约0.5-1厘米。
2. 弧线走针:利用手腕的旋转,使针沿着其固有的弧度穿过组织,从切口的对侧相应位置穿出。关键点:要通过器械的转动来“推送”针,而不是“拉”针,这样可以减少组织撕裂。
3. 出针与收线:用辅助手持针器在针尖露出时夹住并拔出,将缝线拉出,留下足够长的线尾(约10-15厘米)用于打结。
4. 打结:在腔外打好一个预置结(如Roeder结),用推结器送入并扎紧。或者直接在腔内进行器械打结。确保第一针牢固可靠。
第三步:连续缝合——关键的“转弯”技巧
这是半月形缝合的核心和难点。
1. 第二针:紧邻第一针,以同样的方式缝合第二针。此时,缝线的方向已经开始顺着弧形改变。
2. 调整针的方向(重夹针):
完成一针后,不要急于拉紧缝线。
先用辅助手持针器轻轻提拉缝线,暴露视野。
主操作手松开缝针,然后根据下一针需要前进的方向,重新夹持缝针。
原则:让你的针始终准备像“射箭”一样,沿着切口的切线方向刺入。在弧形上,这意味着你需要不断地调整夹针的角度。
3. 缝合与拉紧:以新的角度刺入组织,完成缝合,然后用辅助手将缝线拉紧。拉紧时,拉线的方向应与切口垂直,以确保对合严密。
4. 重复:重复 “缝合 -> 松针 -> 调整角度 -> 重夹针 -> 缝合” 的过程,沿着弧形一路向左推进。
第四步:最后一针与收尾
1. 最后一针:缝合到弧形最左端后,完成最后一针。
2. 打结:
如果使用普通缝线:需要与最后一针的线尾进行腔内打结。
如果模拟带倒刺的缝线:只需简单拉紧,剪断即可(倒刺会防止松脱)。
3. 剪线:用线剪剪断缝线,完成缝合。
三、 训练目标与评估标准
时间:从持针到剪线,记录完成整个缝合过程的时间,争取越来越快。
质量:
对合整齐:切口边缘完美对合,无错位或内翻。
针距与边距均匀:每一针的间距和距切缘的距离保持一致。
张力适中:缝线拉紧程度恰到好处,既关闭了死腔,又没有造成组织切割或缺血。
无组织撕裂:整个过程中没有因粗暴操作而撕裂模拟组织。
四、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1. 问题:针的方向总是不对,别扭
原因:没有及时重夹针。
解决:养成 “缝一针,调一次针” 的习惯。不要试图用别扭的角度强行进针。
2. 问题:缝线缠绕、打结
原因:在狭小空间内,缝线过长且缺乏管理。
解决:每缝完一针,用辅助手持针器将缝线轻轻拉向一侧,理顺线条,避免缠绕。
3. 问题:组织对合不好,有间隙
原因:针距过大,或拉紧缝线的力度不够、方向不对。
解决:确保针距约0.5-1厘米,并且每次拉紧缝线时,都垂直于切口方向用力。
4. 问题:视野不清,找不到针或线
原因:摄像头位置不佳,或器械遮挡视野。
解决:时刻注意调整摄像头,使其正对操作区域。操作时,器械应尽量从画面的侧方或下方进入,避免在画面中心交叉遮挡。
五、 进阶训练
1. 改变弧形方向:练习由左向右的缝合。
2. 增加弧度:练习缝合更陡的弧形甚至圆形切口。
3. 更换材料:使用猪皮等生物组织,体验更真实的组织张力和手感。
4. 非优势手操作:尝试用非优势手作为主操作手进行缝合,全面提升双手协调能力。
总结:
腹腔镜半月形切口缝合的精髓在于 “计划、调整和耐心” 。每一次重夹针都是一次对下一步的规划和调整。通过反复、刻意地练习这个“缝合-调整”的循环,您将能逐渐建立起手眼协调和空间感知能力,最终在真实的腹腔镜手术中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切面的缝合。
欢迎光临 珍屯医学 (https://www.zhentu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