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屯医学
标题:
肝脏解剖结构与功能详解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江
时间:
14 小时前
标题:
肝脏解剖结构与功能详解
这是一个关于肝脏解剖结构的详细说明。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其解剖结构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描述。
一、大体解剖
1. 位置与毗邻
位置:位于人体右上腹,大部分被右侧肋骨和肋软骨保护,小部分延伸至左上腹。
毗邻器官:
上方:膈肌,将肝脏与胸腔和心肺隔开。
下方:胆囊、胃、十二指肠、右肾及右肾上腺、结肠肝曲。
2. 形态与分叶(传统解剖学分叶)
根据肝脏表面的韧带和沟裂,传统上将其分为四个叶:
右叶:最大的一叶,位于镰状韧带右侧。
左叶:位于镰状韧带左侧。
方叶:位于肝脏下方,在镰状韧带右侧、肝圆韧带和胆囊之间。
尾状叶:位于肝脏后方,紧贴下腔静脉。
> 重要提示:这种基于表面形态的分叶方法,与肝脏内部的血管分布和功能分区并不完全一致,在现代肝脏外科中已较少使用。
二、功能性解剖(现代肝脏外科的基础)
现代肝脏外科和影像学主要采用基于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和胆管走行分布的功能性分段法。最常用的是Couinaud分段法,它将肝脏分为8个独立的段。
1. Couinaud 分段法(8段法)
这个分段法基于三个主要的肝静脉和门静脉的走行,将肝脏划分为功能上相对独立的单位,每个段都有自己的血液流入、流出和胆汁引流通道。
划分标志:
三条肝静脉:
肝中静脉:走在正中裂(Cantlie线)内,将肝脏分为左半肝和右半肝。
肝左静脉:走在左叶间裂内,将左半肝分为左内叶和左外叶。
肝右静脉:走在右叶间裂内,将右半肝分为右前叶和右后叶。
门静脉:其分支走行在肝段中央,为各段供血。
八个段(以罗马数字 I-VIII 表示):
左半肝:
尾状叶:段I,是一个特殊的功能段,独立于左右半肝,直接接收左右门静脉和肝动脉的细小分支,其静脉血直接回流入下腔静脉。
左外叶:段II(上部)、段III(下部)。
左内叶:段IV(方叶是段IVb的一部分)。
右半肝:
右前叶:段VIII(上部)、段V(下部)。
右后叶:段VII(上部)、段VI(下部)。
记忆口诀(从上面观,顺时针):
```
上 二 八 七
左 右
三 四 五 六
下
```
这个分段法的巨大优势在于,外科医生可以精准地切除任何一个或几个肝段,而不会严重影响其他段的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精确性。
三、肝门与管道系统(Glisson系统)
肝脏是一个有双重血供和复杂胆汁引流系统的器官。进出肝脏的主要管道结构集中在肝门。
1. 第一肝门
位于肝脏脏面的横沟处,是门静脉、肝动脉和胆总管进出肝脏的部位。它们被共同的结缔组织鞘(Glisson鞘)包裹,共同组成Glisson系统。
门静脉:将来自胃肠道富含营养和毒素的血液输送至肝脏(约占肝脏供血的75%)。
肝动脉:来自腹腔干,为肝脏提供氧气和部分营养(约占肝脏供血的25%)。
肝管:负责将肝细胞制造的胆汁运输出肝脏。左右肝管在肝门处汇合成肝总管。
2. 第二肝门
位于肝脏的顶部,是肝左、中、右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部位。负责将肝脏处理过的血液回流入心脏。
3. 第三肝门
是数条来自右半肝和尾状叶的肝短静脉直接汇入下腔静脉的部位,在肝脏外科(尤其是尾状叶切除)中具有重要意义。
四、微观结构 - 肝小叶
肝脏的实质由数以百万计的肝小叶构成,这是肝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经典肝小叶:呈多角棱柱体,中心是一条中央静脉(肝静脉的属支)。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形成肝板(肝索)。肝板之间是肝血窦(特殊的毛细血管)。
门管区:位于几个相邻肝小叶的角落,内含三联结构:
小叶间胆管
小叶间动脉
小叶间静脉(门静脉分支)
血流方向:门静脉和肝动脉的血液 → 小叶间动/静脉 → 肝血窦(在此与肝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 中央静脉 → 集合静脉 → 肝静脉 → 下腔静脉。
胆汁流向:肝细胞分泌胆汁 → 胆小管(位于肝细胞之间) → 小叶间胆管 → 左右肝管 → 肝总管。
总结
解剖层次
核心概念
主要内容
大体解剖
位置与形态分叶
位于右上腹,分为右叶、左叶、方叶、尾状叶
功能解剖
Couinaud分段
基于血管和胆管走行,将肝脏分为8个功能独立的段(I-VIII)
管道系统
Glisson系统与肝静脉
第一肝门:门静脉、肝动脉、胆管进入;第二肝门:肝静脉流出
微观结构
肝小叶
肝脏的基本功能单位,包括中央静脉、肝板、肝血窦和门管区
理解肝脏的解剖,特别是其功能性分段和管道系统,对于诊断肝脏疾病、进行影像学评估以及实施肝脏手术(如肝叶切除、肝移植)都至关重要。
欢迎光临 珍屯医学 (https://www.zhentu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