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屯医学
标题:
外伤性肾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活动性血尿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江
时间:
前天 14:00
标题:
外伤性肾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活动性血尿
就诊
左下胸部和左侧腹部多次刀刺后紧急入院;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无既往病史。
患者资料
年龄:20岁
性别:男
创伤CT三期扫描
CT扫描
[attach]47475[/attach]
轴向C+期
动脉期
[attach]47476[/attach]
冠状C+期
动脉期
[attach]47477[/attach]
轴向C+期
门静脉期
[attach]47478[/attach]
冠状C+期
动脉期
最显著的发现是左肾盂水平处形成一个球状造影剂积聚区域。假性动脉瘤(PSA)的供血区是左肾动脉的上叶间支。PSA与集合系统畅通无阻,左侧输尿管轮廓清晰可见。膀胱内可见与左侧膀胱输尿管连接处对应的造影剂喷射;随后的门静脉期,该喷射形成造影剂层,并依赖于造影剂的沉积。
左肾极间区存在大量血供缺失。总而言之,高度肾损伤包括IV级(肾实质撕裂伤延伸至尿路集合系统,伴尿液外渗)和V级(肾血管缺失,伴活动性出血)。旋转冠状MIP重建图像可最佳显示结果。
另见:脾脏下极线状撕裂伤,>3 cm(III级)。腹腔积血。左侧胸腔积血,需置入大口径手术引流管。
病例讨论
由于间歇性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CT扫描后直接接受开腹手术。值得注意的是,急诊外科团队未能意识到肾损伤的严重性,首先开始动员脾脏。
随着患者病情持续恶化,主治介入放射科医生紧急准备插入主动脉球囊。与此同时,一位血管外科顾问医生加入手术团队,迅速钳住左肾动脉,血压立即恢复。手术中切除了左肾和脾脏。患者至今状况良好。
美国创伤外科协会 (AAST) 分类中的器官损伤量表 (OIS) 于 2018 年进行了更新,以反映血管损伤在器官损伤分级中的重要性。如今,器官损伤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检测和描述(而最初的系统主要基于术中发现,并未充分考虑血管损伤)。
急性创伤性肾动脉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破裂进入集合系统(导致临床和放射学血尿)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影像学检查结果。
虽然介入放射学在创伤的血管内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且不断增加的作用,但社会共识是,与血流动力学障碍相关的实体器官损伤应主要通过剖腹手术来处理。
欢迎光临 珍屯医学 (https://www.zhentu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