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屯医学

标题: 缺血性结肠狭窄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江    时间: 3 天前
标题: 缺血性结肠狭窄
表现
缺铁性贫血,伴有既往外周血管疾病。

患者资料
年龄:70岁
性别:男
CT扫描
[attach]45362[/attach]
[attach]45363[/attach]
[attach]45364[/attach]
乙状结肠分水岭处短段环状壁增厚,管腔平滑狭窄,脂肪条带细小,直小血管明显。无肠梗阻或淋巴结肿大。冠状面和矢状面表现相似。

主动脉、髂动脉和股动脉广泛钙化性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双股动脉搭桥术,符合患者血管疾病背景。

诊断总结:前切除术:黏膜下纤维化,符合临床狭窄病史。

宏观描述:结肠段长190毫米,外径30毫米。附有50 x 120 x 15毫米的结肠系膜。近端肠管扩张至开放内周长80毫米。存在一段20毫米长的狭窄,开放内周长减小至30毫米。浆膜表面正常。黏膜表面正常。

镜下描述:大肠切片显示主要结构保存完好。固有层和黏膜下层纤维化。固有肌层增厚。无明显炎症。上皮下胶原层未增厚。未见肉芽肿。存在神经束。无血管炎。无缺血性改变。无发育不良或恶性肿瘤的证据。

评论:这些特征非特异性,但与狭窄的临床病史相符。组织学上未明确狭窄的病因。

病例讨论
病理学发现与肠狭窄相符。尽管没有特异性的组织病理学发现,但外科意见倾向于考虑缺血后病因,尤其考虑到患者存在严重的血管病变。

缺血后狭窄是缺血性结肠炎的一种罕见并发症,可能在急性发作后数周内发生。它们可能发生在回肠、空肠或结肠。当影响结肠时,它们通常发生在分水岭区。

病理学上,缺血性狭窄与克罗恩病患者的狭窄相似,但没有干酪性肉芽肿。

典型的表现包括:

中等长度、单一区域向心/环向性壁增厚

门脉期增强至高于动脉期增强

直血管突出

虽然缺血性结构在放射学上可能与慢性克罗恩病、非甾体抗炎药诱发的肠病和/或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肠炎 (CMUSE) 相似,但其他临床和放射学表现可用于区分这些疾病




欢迎光临 珍屯医学 (https://www.zhentu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