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360度缝合训练指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1ymBPEdX/这是一个非常专业和实用的训练主题。腹腔镜下的360度缝合(也称为“绕周缝合”或“圆周缝合”)是一项高级技能,常用于胃肠外科、肝胆外科和妇科手术中,例如胃底折叠术、关闭肠系膜裂孔或阴道残端闭合等。
下面为您整理一份详细的 “腹腔镜360度缝合模块训练”指南,涵盖训练意义、所需器材、分步训练方法和常见错误与技巧。
一、 训练的核心目的与意义
这个训练不仅仅是练习“缝合”,而是综合提升以下高级腹腔镜技能:
1.三维空间感知与手眼协调: 在2D屏幕上判断针和组织的深度、角度,并完成环绕操作。
2.针尖与持针器的精准操控: 学习如何在有限空间内调整针的方向,以最佳角度穿过组织。
3.双手配合与器械交换: 熟练运用主、副操作手,并掌握在腔内或腔外安全、高效地交换持针器的技巧。
4.组织暴露与缝合路径规划: 思考如何利用器械暴露缝合点,并规划一个完整的360度缝合路径,确保没有遗漏。
5.缝线管理: 避免缝线缠绕、打结,学会在缝合过程中有条理地收放缝线。
二、 训练器材准备
1.腹腔镜训练箱: 标准配置,模拟腹腔空间。
2.腹腔镜器械:
持针器 x 2
抓钳 x 2
剪刀
3.缝合模块:
硅胶环/盘模型: 这是最经典的训练模型。它是一个带有中心凸起圆柱的硅胶盘,周围有一圈凹槽或标记点,要求学员沿着凹槽完成360度连续缝合。
自制模型: 使用一块硅胶或海绵,中间固定一个塑料瓶盖或圆筒,在瓶盖周围进行缝合。
动物组织模型(高级): 使用猪胃、猪肠或鸡腿皮肤,中间固定一个圆管,进行更接近真实组织的缝合训练。
4.缝线: 建议使用3-0或4-0的带针缝合线,长度适中(约15-20厘米)。
三、 分步训练方法
阶段一:基础准备与针持操控
1.腔内器械交接:
在训练箱内,用右手持针器夹住缝针的中后1/3处。
用左手持针器从右手“接过”缝针,调整到适合缝合的角度。
反复练习,直到能流畅、快速地在腔内完成交接,且针不掉落。
2.针的角度调整:
练习仅用持针器的钳颚在组织表面“搓动”缝针,使其旋转到理想的角度(通常是针尖垂直于组织进针)。
阶段二:规划与起始缝合
1.规划路径: 在开始前,用器械尖端点按硅胶盘上的标记点,在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缝合路线图。决定从哪个点开始(例如,从远离自己的6点钟方向开始)。
2.第一针的锚定:
将针调整到与预划切线垂直的角度。
稳健地穿过组织,确保有足够的组织咬合。
拉出缝线,留下一个足够长的线尾(约2-3厘米),以备最后打结。
阶段三:连续360度缝合
这是训练的核心和难点。
1.连续进针:
完成第一针后,不要剪断。用左手抓钳抓住针尾的缝线,轻轻提起,为下一个缝合点创造空间和暴露。
右手持针器带着针,沿着规划好的路径,以等距、等深的方式刺入下一个点。针距和边距应始终保持一致。
2.处理“死角”:
当缝合到靠近Trocar入口或视野不佳的区域时,需要进行器械交换。
方法: 将针稳定地放在一个安全位置(如已经缝合好的组织上),然后主副手交换持针器,从另一个角度继续缝合。
3.缝线管理:
每缝合2-3针,就用抓钳将缝线轻轻拉紧,并整理好线环,防止其缠绕在器械或模型上。这被称为“跑线”。
始终保持缝线有一定的张力,但又不能过紧影响组织对合。
阶段四:收尾与打结
1.最后一针: 当缝合接近起点时,最后一针应与第一针保持适当距离,以便打结。
2.腔内打结:
器械打结(推荐): 这是腹腔镜手术中最常用的方法。将缝线短尾环绕持针器,再用另一把抓钳夹住长线端,拉紧完成方结。通常需要重复4-5次以确保牢固。
推结器打结: 使用推结器将预制的Roeder结或 Weston结推至组织面并扎紧。
3.剪线: 用腹腔镜剪刀剪断缝线,留约3-5毫米的线头。
四、 常见错误与进阶技巧
常见错误 后果 纠正方法/技巧
针的方向错误 组织撕裂、进针困难 “指针法”:持针器夹在针的中后1/3,让针的弯曲方向与你的缝合弧形路径一致。想象针是时针,持针器是表盘。
缝线管理混乱 缝线打结、缠绕,操作中断 “提拉与梳理”:每缝一针,都用辅助器械将缝线朝一个方向(如顺时针)轻轻提拉并理顺。
针距/边距不均 缝合不严密,易漏 “三点一线”:在缝合前,用器械尖确定好下一个进针点、当前点和上一个点,确保它们在一条弧线上。
组织对合不良 愈合差 “适度张力”:在连续缝合过程中,通过“跑线”逐步收紧缝线,避免在最后一次性拉紧,导致组织皱缩。
腔内掉针 浪费时间,存在安全隐患 “安全区域”:不用的针应放在视野内、无阻碍的平坦区域。交接时确保双方器械都已夹稳。
进阶挑战:
1.计时训练: 记录完成一个完整360度缝合并打结的时间,追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速度。
2.不同弧度的缝合: 练习缝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增加难度。
3.使用更真实的组织: 动物组织有不同的韧度和弹性,能更好地模拟真实手术场景。
4.单孔腹腔镜缝合: 在单孔平台下进行,难度呈几何级数增加,是最高阶的训练。
五、 训练计划建议
初级阶段(1-2周): 专注于器械交接和单针缝合的准确性。每天练习30-60分钟。
中级阶段(2-4周): 开始尝试连续缝合半圈(180度),重点练习缝线管理和器械交换。
高级阶段(4周以上): 完成完整的360度缝合,并开始计时。尝试在不同的模型和动物组织上练习,追求速度与质量的平衡。
总结:
腹腔镜360度缝合模块训练是通往高级腹腔镜外科医生的必经之路。它要求术者具备极大的耐心、精准的空间想象力和流畅的双手配合能力。通过系统、反复的训练,将这套复杂动作内化为肌肉记忆,才能在真实手术中从容应对各种挑战。祝您训练顺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