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380例

作者:大江 | 时间:2014-10-2 07:38:55 | 阅读:765| 显示全部楼层
  近20年来,笔者运用中药协定方排石方Ⅰ号~Ⅲ号,治疗泌尿系结石380例,收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380例中,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60岁;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20余年;结石部位在肾者275例,在输尿管及膀胱者105例。临床均经中医辨证及X线或B超确诊。
2 治疗方法
  根据中医临床辨证,将本病基本上分为三型:一为湿热并重型,二为肾阴不足型,三为肾气虚弱型。分别选用“排石1号”、“排石Ⅱ号”、“排石Ⅲ号”。
  (1)排石基本方:主要由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王不留行、六一散、石苇、枳实、牛膝组成。
  (2)排石1号方:在基本方中加瞿麦、蓄、木通、车前仁、泽泻、赤芍而成。大便不通者可加大黄。适用于发痛初期,正气不虚,属湿热并重者,具有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之功。
  (3) 排石Ⅱ号方:由基本方加生地、丹皮、山茱萸、枸杞、山药而成。适用于肾阴不足型的患者,意在养阴清热、排石通淋。
  (4)排石Ⅲ号方:由基本方加黄芪、山药、茯苓、泽泻、菟丝子、鹿角霜而成。适用于肾气虚弱型。功在温阳补肾、排石通淋。治疗2周为1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痊愈(结石全部排出,自觉症状消失,X线或B超检查无结石阴影)278例;有效(部分结石排出,自觉症状缓解,X线或B超检查仍有部分结石,或结石化小或部位变移)98例;无效(未见结石排出,症状无改善,X线或B超检查结石无变化者)4例。治疗有效时间最短者3天,最长者20天,总有效率为99.0%。
4 典型病例
  例1:黄某,男,30岁,1996年7月12日初诊。小便淋沥不尽伴腰痛3天,加重1小时。症见:腰痛以左侧为甚,小便频数,淋沥不尽。舌红苔黄,脉弦数。尿检蛋白少许,红细胞+++。B超探查见左肾内有一黄豆大小强光团,后伴声影,伴有轻度积水。诊断为肾结石伴积水。中医诊断属淋证之湿热并重型。方用排石1号方7剂,1剂/d。
  1996年7月19日复诊,自诉服药后诸症大减,其痛隐隐向左少腹放射。药已对症,继进原方7剂。并配合黄体酮针20mg肌肉注射,1次/d,连用3天。患者于1996年7月23日小便时血尿淋沥,点滴而下,尿道有胀刺痛感,约5分钟后排出如黄豆大结石(约0.7cm×0.6cm)。顿时如释重负,诸症全消。于第二日B超检查泌尿系未见异常光团,病告痊愈。
  例2:余某,女,34岁,1996年6月初诊。诉腰酸坠胀痛伴小便短数不畅半年。在某医院诊断为肾结石,先后服用过中药、中成药均未奏效,前来本院就诊。查其舌红苔薄,脉细稍数。证属肾阴不足型,即用排石Ⅱ号方7剂,1剂/d。于服药的第4天,患者小便时排出1粒三角形结石(0.6cm×0.5cm×0.5cm)。结石排出后诸症全消。经B超复查再未见结石光团,后用六味地黄丸以作善后。
  例3:向某,男,56岁,1997年8月26日初诊。诉小便频数短涩伴腰酸坠胀20余年,经多家医院、多次检查、治疗均未确诊或获效。且历年小便化验红细胞均为+或±,余均正常,否认肾炎病史。查体:右侧肾区叩击痛稍明显,舌质淡苔薄白脉弱。中医辨证诊断为淋证,肾气不足型。方用排石Ⅲ号方6剂,1剂/d,并用黄体酮针20mg,肌注,1次/d。患者在服完第4剂后,小便排出一绿豆大小之结石,诸症全消。再以《济生》肾气丸调理,近访无恙。
5 体会
  泌尿系结石属祖国医学中“淋证”、“腰痛”、“癃闭”等范畴。《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中曰:“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可见肾虚是本病的前因,气化不利,湿热之邪蕴结成石为后果。结石虽为湿热之邪为患,治当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但勿忘肾虚,当辨其标本缓急,且须顾及脾胃。笔者所拟排石1号方,非湿热并重且正气不虚者不可用,亦不可久服,中病即止,恐损脾胃。此外,结石过大者,也不可强攻,结石直径在0.8cm以上者可结合激光碎石治疗。另外,配合黄体酮治疗有利尿和扩张输尿管等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Copyright © 2011-2024 东莞市珍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Powered by zhentu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