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 发表于 2014-10-1 14:38:15

创伤补液指数公式的探讨和应用

         
       吴恒义 程亚明 白涛 姜志勇

  及时准确地调节补液速度是创伤病人救治中经常遇到的十分重要的问题。补液过快,超过机体的承受能力,易发生心功能衰竭,肺、脑水肿;补液过慢,休克和组织低灌注得不到及时纠正,直接影响救治效果。通过415例病人1 350次输液测试的实践,总结出创伤补液指数公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公式:V=B+S+W+C+A。式中V表示每小时补液量(volumle),单位ml/h;B表示基础补液量(basic),定值100ml/h;S表示休克指数(shock index)脉率/收缩压(P/SBP)之值(SBP以mmHg为单位,1mmHg=0.133kPa);W表示体重(weigh),单位kg;C表示中心静脉压(CVP),单位cmH2O(1cmH2O=0.098kPa);A表示年龄(Age),单位岁。
  2.方法:将临床测定的相关指数的数据,换成相应的调节值,代入上述公式,求V值。当临床数据不在以下计数范围时,调节值为零。当S&ge;1时,调节值为S×10ml;当W>70kg时,调节值为+1ml/kg,W<50kg时,调节值为-3ml/kg;当CVP>12cmH2O时,调节值为-3ml/cmH2O,CVP<6cmH2O时,调节值为+3ml/cmH2O;当A>70岁或<15岁时,调节值均-1ml/岁。
  3.实例:(1)70岁外伤老人,体重75kg,心率120次/分,血压120/80mmHg,CVP=2cmH2O,其补液速度:V=100+(120÷120)×10+(75-70)×1+(6-2)×3+0=100+10+5+12+0=127(ml/h)。(2)35岁男性多发伤患者,体重72kg,心率150次/分,血压50/30mmHg,CVP为0,其补液速度:V=100+(150÷50)×10+(72-70)×1+(6-0)×3+0=150(ml/h)。(3)12岁男童股骨干骨折,体重38kg,心率120次/分,血压84/40mmHg,CVP8cmH2O,其补液速度:V=100+(120÷80)×10-(50-38)×3+0-(15-12)×1=76ml/h。
  4.临床应用:在415例创伤病人中,应用本公式进行1 350次补液速度的测试,结果如附表。统计资料相关分析:P<0.001,差异显著,说明补液速度与疗效(以失衡症表示)之间有相关性。

附表 创伤补液指数公式应用结果


补液速度 总次数 失衡症次数 发生率(%)
大于V+V×10% 127
3
2.34

介于V±V×10%之间 1160
2
0.26

小于V-V×10% 63
2
3.18


注:失衡症指补液过快引起的肺水肿或补液过慢引起的容量不足
讨  论
  1.目的:创伤病人的补液是十分重要的救治措施。及时有效的扩容,对增加回心血量和心排出量,改善组织灌注和微循环,提高氧和营养的输送,纠正酸碱失衡和调节内环境状态,都有极重要的作用。但每个创伤患者的具体情况差别太大,补液速度太快,超过承受能力,易发生心功能衰竭,肺、脑水肿;补液太慢,休克状态和内环境难以及时纠正改善,直接影响疗效。如何从量化的角度出发,采用一种简便实用的测试方法,准确合理地调节补液速度,具有临床意义。以往的研究多侧重输液总量的推算和考虑,而涉及调节补液的速度较少[1]。
  2.指标的选择:影响补液的因素很多,全部罗列考虑,必然非常杂乱,冗长繁琐,也就失去实用的价值和推广的可能。本公式吸取外科病人补液总量推算的长处,结合近年来创伤休克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比优化,筛选出对补液最有影响的4个指标:(1)S:休克指数,即P/SBP之值[2],它较客观地反映了机体容量盈亏的现状。当S=0.5时,血容量相对正常或接近正常;S=1时,表明丢失的容量占总量的1/3~1/4,即1 000~1 500ml;S=2时,丢失的容量占总容量的1/3~1/2即2 000~2 500ml。休克指数S作为补液指标具有指导意义。(2)W:体重为补液的重要依据。体重的增减,意味着机体对液体容纳能力的增减。同时,创伤病人早期由于休克、创伤、缺氧、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大量的体液外渗到第三间隙,体重愈重,外渗丢失的体液愈多,补液也应增多,故W是个不可缺少的补液指标。(3)C:CVP是表示右心前负荷的常用指标[2]。超过正常值,表示右心前负荷,即容量负荷过高或心功能不全,心泵乏力,提示必须限速限量补液;低于正常值,常表示容量负荷不足,需加快补液速度。(4)A:年龄越高,或者越幼小,机体对外界的生理调节机能越衰退或越不健全,特别是70岁以上老人和15岁以下儿童,在调节补液速度时必须把年龄因素考虑进去。
  3.本公式特点:(1)所采用的指标均为临床经常应用的,易于熟悉掌握。(2)选用的指标,重点突出,比重适度,数值简单明了。(3)算式中没有分数、小数,计算方便,效果可靠,易于推广。

作者单位:吴恒义 程亚明 白涛 姜志勇 510010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ICU

参考文献
 [1]黄家驷主编.外科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 341-342.
 [2]白涛主编.现代创伤诊断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6,466-467.




    更多相关文档请点击>>应用(3009)探讨(1409)创伤(238)&times(27)公式(12)表示(7)速度(90)调节(250)指数(13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创伤补液指数公式的探讨和应用